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别让你的肠胃“丧丧”的

作者:周璐     2022-11-13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084 篇文章


网络上有个流行语叫做“丧”,指一种人们短暂地、或碎片地表现出消极、颓废、没有干劲的状态。然而如果不能振作起来,陷入长时间、或周期性的“丧”,就容易渐渐失去生活目标和价值,表现出自我否定、赖死赖活、自暴自弃甚至自毁的倾向……有的年轻人甚至以“丧”为时尚,殊不知这样不良的情绪也同时在危害着我们的肠胃功能健康。


小A最近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时不时地还有点暴躁易怒,结果自己的肠胃也遭了罪,经常腹胀腹痛、嗳酸便秘……


人吃五谷杂粮,从口腔,一路而下的食道、胃、肠道,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条“食物的生命线”对于我们的健康至为重要。如暴饮暴食,常吃生冷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感寒受凉等等,都能让胃肠道不舒服而消极怠工。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异常。人的消化道也存在一个神经系统,我们称之为“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脑肠肽等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反之,人们如果消化道出现问题,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情感障碍。所以,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肠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说明消化系统或精神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修理了。因此,上述症状也是肠胃的“求救信号”,想借此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平时说的“心情不好,生了一肚子气”,“百病皆生于气”,有时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真的因为不良情绪影响了肠道正常蠕动和胃肠道功能,甚至引发了肠胃疾病。


情绪导致肠胃病,现在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个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


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最近半年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的难受)、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肠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等等,却未发现能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上的问题,这种功能性疾病就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识。所以,一些顽固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往往用抗焦虑抑郁的方法来解决。


 因此,我们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心情,避免郁郁寡欢,也需要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包括牛奶以及鸡蛋等,避免进食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有利于肠胃健康。


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正常体重,防止压力过大,引起食物反流。还可以自我点穴按摩,促进肠胃健康。如足三里穴是人们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可以用于胃寒怕凉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可用艾灸熏烤肚脐,每天5-10分钟。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用点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姜3-5片熬汤,再撒少许胡椒粉搅匀后乘热喝下。


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哟,毕竟“心情好,胃口就好”啊!


作者:华东疗养院外科

周璐 主治医师


延伸阅读



致命的“打结”

他年纪轻轻为啥要经常做肠镜?

各位大白,这个动作很危险!

预见更健康的你

面对“德尔塔”大魔王的护身符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肠子"久安杂志主编:周璐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