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动一动,让骨头“老当益壮”

作者:周祥俊     2022-10-2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041 篇文章

还是先跟大家讲个我身边的例子吧。这个例子和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关系密切。


✦+

+

案例


我的邻居卓阿姨和老伴蒋叔叔虽是同一屋檐下,相濡以沫几十年,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尤其是运动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卓阿姨是社区广场舞队的中坚力量,日积月累之下,可谓舞技精湛。蒋叔叔是典型的“宅男”,喜欢下棋/钓鱼/喝茶,号称“龟式”养生。今年卓阿姨过生日,邀请亲朋好友一聚,聚会上卓阿姨一时兴起,非要拉着老伴跳交谊舞。想想也知道,“龟式”养生的蒋叔叔哪里会跳舞呢?一阵手忙脚乱之下,夫妻俩双双绊倒在地。卓阿姨倒是没事,竟能自己起身,可是蒋叔叔却站不起来了......没错,他骨折了......目前刚刚出院,仍躺在床上......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人老了,骨头脆了,很多人有骨质疏松,就不应该“乱蹦乱跳”,尽量少动。


但是,卓阿姨和蒋叔叔老夫老妻,同吃同住,为什么同样是摔倒,卓阿姨却没事呢?况且,在中老年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骨质疏松影响。整个事件中,卓阿姨的表现,确实令人惊讶。


其实,在卓阿姨和蒋叔叔的遭遇中,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细节——卓阿姨是社区广场舞队的中坚力量。这说明什么?说明运动是卓阿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她的运动频度和强度是达标的。事实上,正是运动的习惯,保护了卓阿姨的骨骼在遭到意外伤害时,依然稳固和坚挺。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这个故事的结果可能和您的经验认知不相符。确实如此,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总是认为,老年人减少运动,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浑身痛/怕骨折,成了拒绝参加运动的“最好”理由。


确实,我国有着庞大的骨质疏松人群,约有2亿人的骨量低于正常值。65岁以上的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1/3。而跌倒又是中国老年人因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2000万人跌倒,而其中约有87%会形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看起来,似乎减少运动就能减少伤害。其实,这是误区:


“不动”不如“动”!“不动”正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长期不运动,骨骼缺乏必要的负载,骨质疏松会越来越严重!


在我们的一生中,骨骼会不断新陈代谢,旧的骨质会被吸收,由新生的骨质替代。当骨质新生(成骨细胞起作用)的速度跟不上旧骨质被吸收(破骨细胞起作用)的速度时,骨质疏松就会发生。就像边拆边建的房子,当盖的没有拆的快时,房子自然就建不好。所以我们要尽量使骨骼内“新建”的速度高于“拆除”的速度,也就是“新生”大于“吸收”。这一过程的实现,少不了对骨骼营养的供给。而运动就能就能帮助骨骼完成这一“新生”的过程。事实上,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饮食调节。可见运动和众所周知的补钙事同等重要的!


一方面,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肌肉收缩,骨骼的机械负荷不断增加,可以促进骨骼系统的血液循环量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刺激骨的生成,促进骨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换句话说,运动刺激了骨骼对钙和其他维生素的需求(例如维生素D/维生素K),我们补充进体内的营养,也不会被浪费。1995年,《英国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芭蕾舞演员的骨密度,明显高于非舞蹈演员,尤其是下肢和骨盆的骨密度差异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运动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尤其是肌肉力量得到增强,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换句话说,例如当老人在非平整路面行动,或非正常姿态行动时(如遭遇急停/急转等情况),足够有力的肌肉和身体协调性,将能够牵拉住身体保持平衡,步态稳定了,就能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自然也就有效降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所以,在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我们有一个原则叫“用进废退”。只有“使用”才能“精进”,如果“放弃”则会“退化”。只有动一动,才能“老当益壮”!其实,规律的运动习惯,不仅能改善骨密度/骨质量,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和机体免疫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发生,降低全因死亡率。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并不是一句空话。

 

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运动有哪些?


著名的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推荐骨质疏松人群开展三种锻炼方式:


力量(抗阻)锻炼/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


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个表格,可自行对照:

重要提醒


1.如果骨质疏松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病,且长期控制不佳,不建议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如果骨质疏松患者合并患有中度骨关节炎,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首要前提,适度运动。

 

“老当益壮”是中国人朴素的健康愿望。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中国式的浪漫。


如今,我的邻居卓阿姨虽然每天照顾卧床静养的蒋叔叔,但是这并没有对她每日“打卡”广场舞造成太大的影响。而蒋叔叔表示,等他康复,他要陪着卓阿姨好好跳舞,完整补上那段“未完”的交谊舞。其实在我心目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决不是一个躺在病床上,一个立在病床前。卓阿姨和蒋叔叔的经历,让我们再次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当益壮”的身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能是想象中的浪漫。

 

作者: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祥俊 副主任医师


作者: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祥俊 副主任医师

延伸阅读



预防骨质疏松,不能一“钙”而论 | 关键两步少不了


骨头也怕甜!


简单公式发现骨质疏松风险


家庭药箱里的“骨松”风险


骨头汤真的能补钙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骨质疏松在敲门杂志主编:周祥俊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