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简称“藏”,通称西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目前,西藏已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可怕高原反应又让许多人对它望而却步,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从高原气候开始慢慢给大家讲解。
从地理学上讲,凡海拔500 m以上的高地均称为高原。从医学角度讲,“高原”系指海拔3000 m以上高地,5000 m以上为“特高海拔”。医学上之所以把3000m作为高原的界限,是因为在这个高度上大多数人在静息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超过这个高度,其生理、生化、病理和临床方面的改变明显加剧。
高原气候
一、大气压
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和氧分压
二、气温
①与海拔高度有关:由于大气的热源位于地面,所以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平均降低约6℃。
②与太阳辐射有关:太阳直射的阳面热而阴面凉。
③与风速大小有关。
三、湿度
大气中的水汽压与湿度、海拔高度及距海岸线的远近有关。气温越低、海拔越高、距海岸线越远,水汽压越低。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海拔2000m高度降低一半,4000m只有1/4,6500m只有1/10。
四、辐射
辐射增强是高原环境特征之一,包括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电离辐射。
走进西藏杂志主编:刘汉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