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害喜”可能真“害”“喜”

作者:罗凌霞    2022-08-0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915 篇文章

“大夫,我什么都吃不下,简直难受死了!呕!”在医院产科门诊,一位刚怀孕不久的孕妇,呕吐出咖啡色带血胃液。看起来眼眶深陷,皮肤粗糙,嘴唇干裂,手里拎着塑料袋,一边说话一边不停地呕吐,双手轻微抖动 。。。。。。

640.jpg


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孕初期的孕吐反应称为“害喜”,认为再正常不过的事,一般不需要在意,挺挺就过去了,真的是这样吗?


临床资料显示:大约有30%的人怀孕后是没有症状的,也没有任何不适感,有60%~70%的女性在怀孕初期15至40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在怀孕三个月左右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还有0.5%~2%的人会出现妊娠剧吐,表现为频繁的非常剧烈的呕吐,孕妇完全不能进食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持续到孕中期。


一、什么是妊娠剧吐?


妊娠期恶心呕吐延长且伴有体重减轻超过妊娠前5%、脱水、电解质失衡应诊断为妊娠剧吐。


二、妊娠剧吐会带来什么危害?


首先,妊娠期恶心呕吐会给孕妇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其次,威胁母胎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妊娠终止;再次,增加了早产、剖宫产率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危害母婴健康。


妊娠剧吐是妊娠呕吐最严重的阶段,其表现差异很大,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极个别可因剧吐而死于某些并发症,如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


因此,及时监控或治疗十分重要,既减轻或消除不良症状,降低不良结局风险的发生,又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640 (1).jpg


三、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很多孕妈说,我不愿意折腾,不愿意去医院,我该怎么办呢?


640 (2).jpg


接下来,教孕妈妈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1、补充维生素

怀孕前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可有效减少妊娠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2、改变生活习惯

  • 消除可能引起呕吐的因素,及时倾倒呕吐物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无异味,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避免刺激性气味,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呕吐后及时漱口;

  • 尽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活动,有助于消化;呕吐好转后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和适合口味的饮食,并少量多餐;

  • 居家观察呕吐次数和量;

  • 深呼吸及主动吞咽,以抑制呕吐反射;

  • 呕吐严重及时就医。


四、啥时候需要就医?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张图表:孕早期恶心、呕吐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分量表(PUQE-用于评估妊娠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孕妈们可以按照以下图表中内容进行自我鉴定,中度评分以上须及时就医。


640.png


另外,有下列情况之一,务必及时就医:

  • 存在其他疾病:胃肠道感染、胆囊炎、胰腺炎、尿路感染、病毒性肝炎或孕前疾病;

  • 典型表现:孕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并随妊娠进展逐渐加重,至孕8周左右发展为持续性呕吐,不能进食,极为严重者出现嗜睡、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死亡;

  • 孕妇体重下降明显,下降幅度超过5%,明显消瘦、极度疲乏、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及尿量减少等症状。


五、就医后,孕妈需配合做什么?


  • 尿常规:了解尿酮体的情况,需多次复查;

  • 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合并症;超声检查及HCG:确定妊娠以及排除滋养细胞疾病;

  • 检查:有无口唇干裂、皮肤弹性、眼球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

  • 体重情况:孕前体重、这次恶心呕吐体重变化及目前体重;

  • 住院期间治疗:医生可能会交代您禁食禁水,不用担忧,因为会采取静脉营养补液;补液治疗会连续进行一周左右,在治疗过程中,继续监测您的各项指标。请不要担心,用药都是斟酌的,使用孕期可用的药物。

孕期不易,孕吐更加值得被关注,千万不要让“害喜”变“害”“喜”!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参考文献:

[1]辛虹,黄静,王璐璐.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实践简报:妊娠期恶心呕吐(N0.189)解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3):6-19.

[2]李瑜秀,罗万翠.初次妊娠妇女孕早期剧吐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648-3650.

[3]马智慧.妊娠剧吐28例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51-52.

[4]唐桂艳,乐江华,彭凌湘,等.妊娠剧吐与不良围产结局相关性的荟萃分析[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7,7(4):21-26.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罗凌霞 主管护师 


延伸阅读



异物卡喉 如何急救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春笋正当时,“胃”你准备好了吗?


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知“更”知底,坦然应对——更年期保健刻不容缓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路护航杂志主编:刘薇群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