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人为什么会失眠?

作者:施扬    2022-06-0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762 篇文章

随着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到来,上海进入了特殊时期,强行使我们的生活踏入另一个轨道,大家普遍表示“我的睡眠很糟糕”。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有“诗圣”之称的唐代诗人杜甫提到关于失眠的诗有百首之多,诗中描绘了各种失眠表现:难以入睡、易醒、早醒、多梦、彻夜不眠等。可以看出社会动荡和战乱等因素也同样影响了“诗圣”的睡眠质量。

失眠就像“发热”“咳嗽”一样,其实只是一个症状,可以见于很多种躯体疾病、药物因素和精神心理障碍等。目前学术界比较有影响力的解释失眠原因的模型是Spielman于1987年提出的“3P模型”:素质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1

素质因素

是指失眠的发病基础,包括失眠的家族史、身体高觉醒状态、焦虑性格等。

2

诱发因素

是指触发失眠的生活事件,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有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过大,外伤、躯体疾病、倒时差等。

3

维持因素

是指失眠以后所采用的不良应对方法,比如晚上提前上床睡觉,早晨懒床推迟起床,白天过多补觉,饮酒助眠等。


按常理来说,诱发失眠的“生活事件”消失以后,失眠应该自然痊愈。然而有研究显示:失眠发生1年后仍然有70%的人在失眠;失眠发生3年后仍然有50%的人在失眠。失眠为何会如此迁延难愈呢?不妨先扫下方二维码做个问卷调查,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失眠?”

640.jpg


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1.正确面对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变化,调整心态;

2.依旧按照既往上班时间作息,保持规律;

3.调整灯光、改善卧室睡眠氛围,改善环境;

4.午后尽量不喝咖啡、茶等刺激性的饮料;

5.在睡觉之前做好入睡准备,不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等;

6.白天加强运动,办公一段时间适当在房间内活动。


那一天到底睡多久合适呢?有没有统一的标准?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简称NSF)的专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所需睡眠时间给出建议,新生儿每天应睡时间14至17小时不等,成年人每天保持7至9小时,而65岁以上老年人能达到7至8小时就可以了。


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睡觉,虽然睡眠和食物、水、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的关键,但睡眠时长因人而异,不必过度关注,反而引起失眠!


对抗疫情,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应对失眠,需要正确的方法。


640 (1).jpg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51(5) : 324-33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施扬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青海路44号南楼4楼1号诊室)


延伸阅读



谁正在失眠?


今天,你睡得好吗?


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天黑请闭眼杂志主编:施扬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