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家有呼噜娃,警惕腺样体肥大

作者:王佳丽,沈健    2022-04-28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737 篇文章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睡觉打呼噜现象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更有家长将可爱的呼噜声,分享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殊不知,小儿打呼噜与成人不同,严重时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引起小儿打呼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腺样体肥大就是常见原因之一。


图片


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为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当腺样体遭受病毒、细菌等攻击时,腺样体由于刺激出现病理性的增生肥大,将鼻咽腔部分堵塞,引起呼吸气流不畅,造成打呼噜。正常情况下, 2—6岁时,腺样体增生最为显著,10—12岁开始逐渐萎缩,成年则大部分消失。腺样体增生肥大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与睡眠呼吸障碍、中耳炎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引起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主要包括鼻咽炎及鼻窦炎的长期刺激、呼吸道传染病、过敏性体质、扁桃体炎、外界环境因素等。临床症状包括入睡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流涕、听力下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等。可有腺样体面容、鸡胸或漏斗胸。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是什么?


1.  鼻窦炎、中耳炎

肥大的腺样体阻碍了鼻咽部分泌物的排泄,引发鼻窦炎;当其堵塞咽鼓管口时,会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引起中耳炎。长期、慢性的中耳炎易导致听力减退。


2.  精神状态差

鼻子通气不畅,易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出现白天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3.  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鼻子不通气易造成脑部发育供氧不足,直接影响睡眠时生长激素的释放,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4.  面容改变

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面骨的发育,出现鼻根下陷、嘴唇厚、上唇短而上翻、上门齿(门牙)外突、牙齿排列不整齐、面容呆笨、无表情,即常说的腺样体面容。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包括鼻腔局部喷药,服用抗炎药物,中药治疗,小儿推拿,中药敷贴等;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导致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有良性或者恶性新生物生长。

 

预防小贴士


1.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刺激腺样体,引起腺样体增生肥大。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多参与户外活动。


2.  防范过敏原

过敏原与儿童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在花粉散播的季节,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回家后应立即洗手、洗脸,更换衣物;对尘螨过敏的孩子,家长应勤洗衣物被褥以及毛绒玩具。家长也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除菌液,抑制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导致过敏易发。


作者:王佳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脾胃病及内分泌疾病。


导师:沈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中管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科普专著《好妈妈应该懂的中医智慧》获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暨首届年度优秀科普作品奖。


延伸阅读



添加辅食就便秘,怎么做才更合理?


孩子总拉稀,小心肠易激


小儿饮水知多少


孩子嘴起疱,又双叒叕是手足口病的锅?


警惕手足口病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萌宝养成杂志主编:沈健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