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下篇】狂犬病的N多纠结

作者:庄建林    2022-03-2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701 篇文章



7.狂犬病病毒是不是可以在大脑中一直潜伏?

这个问题是在纠结狂犬病的潜伏期。这也是困扰许多“恐狂症”人士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目前的研究和观察结果来看,人间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目前证据充分的得以确认的最长潜伏期是8年。
犬类中目前观察到的最长潜伏期是半年。



EXPLANATION

解读


绝大部分所谓的超长潜伏期来自记忆的错误,或者是对于轻度暴露(被其他的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抓咬)的忽视。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潜伏期没有症状,没有传染性。1



8.狂犬病一旦发作,是不是一定熬不过10天吗?

这是十日观察法的基础。
如果人得了狂犬病,没有重症监护的情况下,病程很短,几乎很难存活,但是近年来,存活下来的个案也越来越多。见下表。

1.jpg

(点击查看大图)

猫和狗的话,一项观察研究显示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出现症状起10天内全部死亡,大多数在5天内死亡。

2.jpg

(点击查看大图

3.jpg

(点击查看大图



EXPLANATION

解读


这个1985-2002年在泰国进行的可疑感染狂犬病的狗和猫的生存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很多人认为有可能存在“生命力超强”的猫狗,能够熬过10天的极限期,不过目前为止,“猫狗狂犬病发作后不能活过10日”仍然是权威组织公认的一个规律。至于人的话,想要从狂犬病中幸存仍然是极其困难的事情。2、3



9.接种了狂犬病疫苗,是不是肯定不会得狂犬病了吗?

很遗憾,狂犬病疫苗的诞生,挽救了许多原来可能要死于狂犬病的人的生命,但是免疫失败的案例并不罕见。
从失败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来看,这类案例的操作中通常在处理的时候存在瑕疵,例如,接种时间相对较迟,没有使用狂犬蛋白,咬伤部位狂犬蛋白注射不足,伤口处理不够彻底等等。



EXPLANATION

解读


没有100%有效的疫苗。因此,一旦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及时彻底的伤口处理、足量的狂犬蛋白使用,规范的狂犬疫苗使用,都是和死神赛跑的必备武器。


4.jpg



10.咬伤后的伤口处理要到规范的诊所再处理吗,自己会不会弄巧成拙?

每一次暴露(被抓伤、咬伤等),需要规范处理伤口(冲洗、消毒、清创、缝合等)。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约15 min。冲洗时应避免水流垂直于创面,应让水流方向与创面成一定角度,以提高冲洗效果并减少冲洗导致的组织损伤。



EXPLANATION

解读


流动水,肥皂,是容易获得的处理伤口的有效方法。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可以减轻伤口处病毒的数量。



11.暴露24小时后是不是没有必要打狂犬病疫苗了?

目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作为分界线,超过这个分界线就不需要打疫苗了,例如24小时或者48小时。
对于可疑的狂犬病病毒暴露,暴露后免疫越早越好。



EXPLANATION

解读


之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分界线,是因为病毒从侵入人体到逆行至跨越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时间差异比较大。
这就是一场赌注是生命的赛跑,有时候病毒跑得慢,有时候病毒跑得快,人类的策略就是赶在病毒进入大脑大量复制之前,利用(免疫球蛋白和/或疫苗产生的)抗体消灭它。



12.全程接种疫苗后多久不发病才能确保以后也不会发病?

这个纠结点首先要明确接种疫苗本身是有效、规范的,包括有效期内、规范储存、效价合格、安全程序接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这个纠结点。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晓几个先决条件。

(1)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按暴露后的“5针法”(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或“2-1-1”(第0天接种2剂,第7,21各接种1剂)等免疫程序接种,大多可在接种后7天出现中和抗体,14天100%抗体阳转。

(2)外周神经系统的病毒可以被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中和。

(3)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病毒即可大量复制,这个时候感染者将迅速出现症状。这个时候病人将从潜伏期转为前驱期。

前驱期一般持续的时间为2-10天(通常2-4天)。
之后是急性神经症状期,出现典型的怕风恐水症状,持续的时间通常为1-3天。
根据这个进程的速度,一旦病毒真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那么2周之内会出现狂犬病的相关症状。
根据这3个条件来进行推断,如果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0.5 IU/mL以上,代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病毒将被清除(X时间点),如果在X时间点上再有2周没有发病,那么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内没有病毒(因为病毒不能长期潜伏在大脑,否则就会出现症状)。



EXPLANATION

解读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狂犬病病毒从咬伤部位一路逆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前者的时间不确定(潜伏期),绝大部分在1年之内,后者的时间短至3、5天,长则2周,目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能够清除的前半段的病毒,后半段则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1.Boland, Torrey A.,et al.2014.“Phylogenetic and Epidemiologic Evidence of Multiyear Incubation in Human Rabies.Annals of Neurology 75(1)(January):155–160.doi:10.1002/ana.24016.

2.Nadeem M, Panda PK. Survival in human rabies but left against medical advice and death followed -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need of the hour [retracted in: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21 Jun;10(6):2432].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20;9(3):1736-1740. Published 2020 Mar 26. doi:10.4103/jfmpc.jfmpc_1079_19

3.Tepsumethanon V, Lumlertdacha B, Mitmoonpitak C, Sitprija V, Meslin FX, Wilde H. Survival of naturally infected rabid dogs and cats. Clin Infect Dis. 2004 Jul 15;39(2):278-80. doi: 10.1086/421556. Epub 2004 Jun 18. PMID: 15307040.


总顾问:姜庆五教授   医学顾问:长宁区疾控中心 赵文穗主任医师  蔡恩茂主任医师          

IT技术支持:上海悦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学内容:庄建林名医工作室    编辑:张展  高慧

资金项目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 专项项目——项目名称: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情应对与治理(项目批准号:7204200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2300700)

长宁区第四轮(2018-2020年)创新团队(后备)(基于人工智能和原创IP体系的传染病防控创新研发团队)

长宁区医学名专科: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学校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

长宁区疾控中心创新团队:视觉健康与健康科普团队



延伸阅读



【上篇】狂犬病的N多纠结


【原来如此】不同视角看狂犬病病毒的传播之路


传染病大作战——周而复始:普通感冒


【健康AI自测】流感疫苗接种自测工具


传染病大作战——秋之篇:诺如病毒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传染病与疫苗杂志主编:庄建林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