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695 篇文章
仲春三月,春意盎然。3月是春的气节,除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外,还有一个3.21世界睡眠日,似乎也演绎着睡美人传说。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重视睡眠的保养与关注睡眠的调治已成为大家共识。 在疫情时有反复的今天,失眠、抑郁、焦虑等患者已涉及到各年龄层,影响面也比较广。不仅影响工作与学习,还易引发抑郁、焦虑症和多种疾病,间接引起社会经济损失等。如何防范,对于调节心情、提高认知和生活质量十分必要,睡出健康,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法。在此提出4个建议,以飨共勉。 1. 规律作息 无规不成方圆。当今失眠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律作息,违背了人与自然同步原则,该睡时不睡,该醒时不醒。调整好个人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做到子时前睡觉,熬夜则伤身。同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保持睡眠环境安静、注意通风、睡具要舒适等。 2. 静心入睡 夜深人静,却常因工作、学习压力或不顺,思虑万千,出现情绪烦躁、精神紧张的情况,从而诱发失眠。所以平时要学会自我放松,可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进行自我放松,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当心情烦躁、胡思乱想、静不下来的时候可以试试躺在床上,把脚抬起来,靠在墙上数分钟,有助于自我冷静。如今好多人到了床上,第一件事不是睡觉,而是玩手机,玩到困得不行才罢休。因此建议睡前一个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躺在床上实在睡不着,可以起来坐一会儿。先睡心,后睡眼,心静再上床入睡。 3.合理饮食 民以食为天。而当今饮食状况是,以营养过剩,合理不够为主。菜肴以清淡、结合自己的口味为准。大素小荤,野货不沾。主食除米饭外,可适当加一些杂粮,可以降血脂,防止肥胖,缓解动脉硬化。时下常出现滥用补品,晚睡加夜宵,胃不和则卧不安。笔者主张审因论治,辨证下食,安然入睡。 4. 中医调养 调养是合理的康养系统工程。目前,临床上多见体质上肝火偏旺,精神上比较敏感,做事比较认真的人,容易患失眠伴抑郁、焦虑等。而且治疗上急于求成,乱服药物,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合理治疗。在病情好转后,还需要一个自我调整康复的过渡时间。康复与巩固治疗,才能有利于减少病情的复发。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进行调养,在睡前最好能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心涌泉,或做一些舒展筋骨的运动等。睡前泡脚,血液通畅,脚下温暖睡得安。 春分时节,窄暖还寒,气候多变,旧恙新疾易发。若出现因睡眠障碍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以及抑郁焦虑等相关的疾病,还得尽早去专科专病门诊进行相关检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不乏是明知的选择。良好睡眠,与健康同行。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 许良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