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跗骨窦综合征您听说过吗?

作者:郭树章     2022-02-22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645 篇文章



临床上有很多综合征,有的大家比较熟悉,有的比较陌生,甚至很多年轻医生也不熟悉,今天讲到的跗骨窦综合征,在临床上提到的并不少见。前一段时间来了一个年轻在读大学生,因为踝关节扭伤以后,两个月来反复间断疼痛前来就诊。患者在受伤当时也拍了X光片,但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折,所以没有特别在意,只是简单休息了一下。两个月来疼痛时好时坏,而且在在脚背的外侧发现局部肿胀,按压的时候疼痛明显,走路的时候也存在疼痛,多次在不同医院就诊,只是给予对症治疗,疼痛时轻时重,非常郁闷。我仔细进行了查体,结合临床表现和疼痛的部位,当时考虑附骨窦综合征。跟患者交代病情的时候,患者一脸迷茫,嘛叫跗骨窦综合征?没听说过。我安排他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印证了我的诊断。


640.jpg


什么是跗骨窦?


跗骨窦其实是一个解剖结构,在距骨和跟骨两骨相接面的距骨沟与跟骨沟形成一条向外开口的漏斗形隧道,窦口位于外踝前下方。跗骨窦四壁不规则,骨壁有很多血管孔,窦腔内被宽而坚韧的距跟骨间韧带及脂肪组织填充。跗骨窦滑膜中有大量末梢神经存在,蕴含一个庞大的神经网络,所以不仅是距跟关节间的腔隙,还是足踝部活动时感受伤害和本体感觉的信息源;跗骨窦神经损伤和本体感受器功能缺失可能是跗骨窦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640 (1).jpg


什么是跗骨窦综合征?


1957 年,O‘Connor 首先提出了跗骨窦综合症这一概念。跗骨窦内解剖结构受损后,跗骨窦区长期疼痛不缓解即形成跗骨窦综合征。这是基于关节轻微不稳定、韧带撕裂、关节纤维化、关节去神经等病理改变,对距下关节跗骨窦区域慢性疼痛作出的诊断。


有什么表现呢?


多有踝关节内翻扭伤史,足外侧局部肿胀,持续疼痛,足后跟部稳定性较差,外踝前下方痛及深压痛或伴足底痛;行走、跑步或负重时疼痛可加重,休息后缓解。遇阴天下雨、气候转凉时发作;可有小腿发凉,足趾足底发麻(病变组织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640 (2).jpg


什么原因会引起跗骨窦综合征?


跗骨窦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踝关节内翻扭伤时伴随着踝关节旋后损伤,其它可能的情况还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足部畸形、局部滑膜炎、局部肿瘤等。外伤性最常见,约 70% 有踝关节外伤(内翻伤)史。损伤后窦腔内出血,韧带撕裂,疤痕形成,关节滑膜增生疝入窦腔,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饶或压迫血管导致窦腔压力增高。


640 (3).jpg


如何诊断


外伤史

有踝关节内翻扭伤史4周以上。


跗骨窦区疼痛

足旋后或内收时加重。


压痛

跗骨窦区有锐性压痛。


踝被动内翻痛

踝关节做被动内翻或旋后检查时,跗骨窦部疼痛。


治疗


部分患者经过休息后可缓解,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选择封闭治疗:跗骨窦内封闭治疗可获得暂时或长期疗效。


作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

郭树章 主任医师


延伸阅读:



骨折后做手术就一定能长好吗?


颈椎曲度变直是几个意思?还能恢复吗?


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就没事了吗?


“手机脖”您了解吗?


颈型颈椎病,您了解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从"骨"至"筋"杂志主编:郭树章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