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胃痛非小事,调理在平时

作者:胡小珍,常小荣     2017-08-28原创标识

收藏

0 (3).jpg


炎炎夏日,烧烤龙虾冰啤酒,相信是很多人的最爱。


夜幕降临,约上三五个好友,找个夜宵店,点上美味的烧烤配上几斤小龙虾,再来上几瓶冰啤酒,那这个夜晚就完美了。然而,这些夏日美味,却往往是导致胃痛的罪魁祸首。


640.webp (44).jpg


为什么会胃痛呢?


胃痛的病因较为广泛和复杂,主要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以及过服寒凉、温燥的药物等原因导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同则痛。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胃痛有哪些证型呢?


根据导致胃痛的不同原因以及临床表现,中医将胃痛分为寒邪犯胃证、食积伤胃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以及瘀血停滞证。


该怎么区分呢?


寒邪犯胃证:表现为胃脘疼痛,畏寒喜暖。


食积伤胃证: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


肝气犯胃证: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喜欢叹息,情绪不佳则痛发或加重。


脾胃虚寒证:表现为隐隐作痛,喜暖喜按,空腹加重,食后痛减,劳累、受凉、饮食生冷后发作或加重。


胃阴不足证:表现为胃脘部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


瘀血停滞证:表现为胃脘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疼痛迁延日久,屡次发作,进食后加剧。


针刺治疗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配穴


  • 寒邪犯胃:神阙、梁丘

  • 食积伤胃:梁门、建里

  • 肝气犯胃:期门、太冲

  • 脾胃虚寒:神阙、气海、脾俞、胃俞

  • 胃阴不足:胃俞、太溪、三阴交

  • 瘀血停滞:膈俞、血海、阿是穴


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者,中脘、气海、足三里穴施温针灸。余穴常规针刺。


艾灸治疗


选穴:足三里、期门、中脘、特定点(手掌心偏内侧约1cm处)


操作:用艾条灸10-15分钟,足三里和中脘穴可延长至20-30分钟。注意灸疗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物, 艾火与皮肤的距离(3-5cm为佳), 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不可灼伤皮肤。


推拿治疗


选穴:中脘、气海、天枢、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1.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着力,抚摩胃脘疼痛处,动作缓慢轻柔,以舒适为度,约3分钟。


2.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各2分钟。


3.擦肋:手掌紧贴两侧肋部,作前后往返摩擦,以发热为度,约30次。


4摩腹:用手掌掌面着力,抚摩腹部,使腹部有温热感,约5分钟。


5.按揉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


穴位定位


中脘: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640.webp (45).jpg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640.webp (46).jpg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640.webp (47).jpg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640.webp (49).jpg


天枢:脐旁2寸。


640.webp (50).jpg

气海:脐下1.5寸。

640.webp (51).jpg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即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


640.webp (52).jpg


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


  • 640.webp (53).jpg


预后及调护


1.饮食应有规律,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烟酒,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3.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针对体质虚弱的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针灸与健康杂志主编:常小荣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