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从零到百的志愿经历

作者:陆潘宇涛    2022-01-1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544 篇文章

在大一上刚入学的时候,经过班级班长的宣传,了解到了校青协这个组织,在报名面试时选择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为的只是能够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能好好地玩一玩逛一逛场馆,没想到进入了一个科技三大场馆的大家庭。

640.webp (27).jpg


我第一次做志愿者服务就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那是我第一次穿上志愿者马甲站在场馆内为游客服务,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感,由此开启了我的志愿者生涯。我的积极表现被队长看在了眼里,让我尝试做了几天的领队进行带队服务,在大一下的暑假里,进行答辩,成功竞聘为上海科技馆副队长。


我在2020-2021学年里,我志愿者时长达到了300+个小时,在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一共进行了27次志愿服务,其中带队服务了10余次。其中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


在暑假期间,我服务最多的场馆是上海天文馆,几乎整整一个八月,我都是在天文馆内度过的,如果你问我,每天早起赶地铁首班车,跨区赶到天文馆进行服务不累吗,我的答案是累的,但是我认为值得。每次上下岗时,展区工作人员都会微笑着说“辛苦了噢”,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让我觉得志愿服务是一件既能帮助到别人,又能让自己开心的一箭双雕之事!


当然,除了我的“主战场”,各类医疗场所也有我的脚印,在过去一年里,我去过徐汇区新冠疫苗接种点、上海闵中心医院以及自己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心做过志愿者,每当我穿上隔离服,带上口罩,就好像我换了一块电池一样,打起12分的精神给予病患帮助,当病患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握着我的手说谢谢,看向我的双眼中满是星星,我也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试想当我去医院看病,有这么一位志愿者能够帮我解答各种问题,我也会感到十分的暖心,秉持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干劲十足,每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如同第一次上岗一般耐心解答。


640.webp (28).jpg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觉得我有能力且有义务在医疗方面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人,我时常想起我们学校的校训:“厚德至善,健行康民“,我想是时候真正发挥校训内涵的时候了,我想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发扬我们年轻一代的“德”和“善”,彰显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传承与弘扬伟大的志愿精神!


个人信息:陆潘宇涛,共青团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现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医学技术学院学生分会宣传部部长和上海科技馆志愿者团队副队长,到目前为止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达383.2小时,积极参加各类赛事,在学习生活方面积极进取,荣获2020-2021学年优秀志愿者称号,2020-2021学年医学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单项奖、“三创赛”校级、市级二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院级一等奖,菁英节创业计划书校级团队二等奖等。


延伸阅读



从被动到主动——记一位志愿者新人的蜕变


天文星空下,志愿之火传递——记暑期天文馆志愿者感悟


燃公益之火,助青春之悦——让青春在公益中绽放光彩


在志愿服务中绽放最美青春


迎接挑战,不受桎梏,奋斗不止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志愿者风采杂志主编:傅向东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