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吸入剂使用的这些“坑”,您避开了吗?

作者:章建军 周林水 王建平    2021-12-06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511 篇文章

又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变大,空气干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期,诸多因素也会导致人体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一些“老病患”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发作。


640.webp.jpg


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现阶段疾病防控的一大挑战,而吸入疗法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治疗方法。与口服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吸入疗法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安全性好的优势,具有全身用药不可替代的临床地位。


通过各种装置吸入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对于稳定期患者,预装药物的便携式吸入装置更方便患者在院外应用。临床常见的吸入装置主要有加压定量吸入剂、干粉吸入剂、软雾吸入剂和小容量雾化器。


然而,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掌握医生和药师交待的装置使用技巧和用药注意事项,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浪费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那么吸入剂使用过程中还有哪些“坑”,需要我们避开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吸入装置常见错误操作种类


640.webp (1).jpg


对吸入性剂的错误误区


01



× 认为部分药物中含有激素,过分关注副作用,导致少用药、擅自停药、不规律用药;


02



× 吸完之后没什么感觉,认为装置里没有药物;


 有些吸入装置,每一吸所含的药粉剂量很少,吸入时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然而,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那么你可确信已吸入所需剂量。


03



× 指示窗数字显示已经到0,但摇一摇还有声音,说明还有药,继续使用;


√ 此时,摇动吸入器所听到的声音不是药物产生的,而是干燥剂产生的,应予丢弃。


04



× 医生给我配了两种吸入剂,我省着用,每天只用一种;


√ 对于症状较重的慢阻肺患者常常需要两种吸入剂联合使用,一般是ICS/LABA联合LAMA,这两种药物每天都要按时吸入,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5



× 用后不漱口或漱口水下咽;


  吸入剂里的药物常含有激素成分,如果吸完后不及时漱口,很容易造成口咽部的真菌感染,漱口水下咽则会因全身吸收后激素长期慢性刺激引起副作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吸完后漱口5-6次,而且是深部漱口,这样才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局部不良反应。

 

能够正确操作吸入装置和定时定量吸入药物是保证疗效的基础,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还会碰到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装置的上药,吸嘴要包多大,按压和吸入的协同性等等。


那么既然存在这么多“坑”,我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避开呢?

A.当您第一次使用或更换吸入装置时,请向医生或药师寻求专业的指导;


B.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吸入性剂的使用问题,欢迎携带自己的吸入装置,到医院咳喘药物服务门诊进行咨询,请专职药师进行专业评估。

 

参考文献:

1.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4): 241-253.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3): 170-205.

3.2021 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

4.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Strategy 2021 - Executive Summary and Rationale for Key Change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1 Oct 18.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章建军  周林水 王建平


延伸阅读



罕见病与“孤儿药”


叶酸会超标么?


怎么服钙好吸收


饭前还是饭后,我的降糖药要什么时候吃?


@花粉过敏的你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药"安全保健康杂志主编:王建平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