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步履蹒跚与肌少症

作者:郭述真    2021-12-03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506 篇文章

步履蹒跚,汉语成语,出自宋·龚熙正《释常谈·步履蹒跚》,步履:行走。蹒跚:腿脚不灵活,行走缓慢、摇晃、吃力、痛苦的样子。


步履蹒跚,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态势,弯腰驼背,两腿变形,(或腿脚有残疾者),行走时左右摇晃,举步维艰的样子。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便是“肌少症”。               

640.webp (24).jpg


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是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主要是骨骼肌的减少、肌力减弱、肌肉与神经生理功能减退的现象,常与骨质疏松并存。往往表现为肌肉疼痛,骨骼变形,呈现出渐进性弯腰驼背,两腿弯曲,站立不稳,步履蹒跚,行走困难,极易疲劳等一系列老年态势,又称之为“活动障碍综合征”,是导致老年人跌倒与骨折的常见原因。肌少症还会影响多脏器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新陈代谢等,诱发各种疾病,影响健康与寿命。


640.webp (25).jpg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跌倒后大多引起骨折,骨折后卧床又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栓塞性疾病、心梗、脑梗、肺梗、腿梗、压疮、感染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导致肌少症的原因


01

年龄与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际往来减少,社会活动范围缩小,户外运动缺乏,久坐与卧床的几率增加,导致肌肉、神经、骨骼呈现退行性变化,渐进性衰弱。大致从40岁起,骨骼肌就开始衰老,数量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70岁以上减速翻倍,倘若年轻时缺乏锻炼,肌肉量储备不足,年老后肌肉衰老的速度会更快。


02

饮食与营养


年龄增加,活动减少,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食谱变窄,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D、钙、磷等摄入不足,导致人体肌蛋白减少,肌肉萎缩,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


03

衰弱与疾病


由于“增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肤、四肢、以及五脏六腑的“老化”和“衰弱”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由此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是很普遍的,比如脑部萎缩、体重下降、肌肉减少、骨质疏松、皮肤松弛、褶皱增多、失智失能、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多种药物长期服用其副作用,也是加速肌少症、骨质疏松以及多种疾病进程的重要原因。

          

有文献报道: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引发的跌倒后骨折,是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强身健体,从小做起,坚持不懈,加强肌力与骨骼的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沐浴,科学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既要有充裕的肌力储备,又要减缓肌力衰弱的进程,如此方有可能活出健康、快乐、幸福、长寿、优雅、美丽、精彩的老年。


作者:郭述真


延伸阅读



杯弓蛇影与心理暗示


“乳”此美丽,从这里开启——整形技术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月经量过多——不可不说的那些事儿


“胎停育”是怎么回事?


多囊卵巢一定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健康女性杂志主编:郭述真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