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429 篇文章
青光眼,耳熟的名字。它地位显赫,是位居全球第2位致盲眼病,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与排名第1位的白内障所导致的视力下降不同,一旦发生视力损伤,视力就无法恢复。
目前我国有1000多万青光眼患者,总人群的发病率大约为1%,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由此可见,青光眼是一类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一、什么是青光眼?
所谓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力(眼压)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引起视功能受损,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二、青光眼分几类?
1、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两种,我国主要为闭角型青光眼);
2、先天性青光眼;
3、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其他疾病引起)
三、青光眼有哪些高危因素?
1、临床发现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发病率会增加,父母、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若患有青光眼,其发病率会增加5~10倍;
2、年龄40岁以上;
3、高度远视、高度近视;
4、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6、精神压力较大,负性情绪频发且剧烈变化的性格心理因素;
7、暗室停留或阅读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
建议
如属于高危人群,每年定期去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四、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1、早期青光眼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的感觉,很多青光眼的病人是在体检时或遮住好眼时才发现患眼已失明。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眼红、眼眶酸胀、鼻根部发酸、偏头痛,晚间看白炽灯泡有红绿光圈,视物模糊等。
2、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以出现剧烈头痛、视力严重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有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五、得青光眼后怎么治疗?
1、医生会根据青光眼不同的类型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等。
2、青光眼是终身不可逆性疾病,对视功能危害极大,宜早诊断,早治疗,尽量挽救视功能;降眼压用药需规范、规律、全程,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
3、定期门诊复查至关重要,青光眼无论药物、激光还是手术治疗,只能控制眼压,不能一劳永逸的治愈,需定期门诊复查,监测眼压和视功能损害的进展,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六、青光眼患者日常需注意什么?
1.周围环境的光线不宜过暗
长期在黑暗环境活动,如关了灯看电视、玩手机,黑暗环境下瞳孔散大,虹膜向周边堆积,使房角变窄,容易出现眼压升高。光线过强也容易使眼部疲劳,所以看电视、工作时都应该将周围光线调整适宜模式。
2.健康作息注意饮食
生活中注意避免用眼、用脑过度、弯腰低头干活、用力搬重物、短时间大量饮水等。多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适度,睡眠充足。每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枕头略高,以减少头部充血。衣领裤带不宜过紧,避免浓茶和咖啡,多食纤维素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控制饮水量,每次不超过300ml,一天不超过2000ml为宜。戒烟,慎饮酒,可酌情饮用少量红葡萄酒。
3.调整情绪
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议青光眼患者多听舒缓轻音乐、聊天、散步、打太极等活动,缓解情绪。
4.治疗护理
按时按量遵医嘱点眼药水,做过手术的患者出院后避免食用大补的食物,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以监测病情进展。对未发病眼进行监护,如出现眼胀、眼痛等要及时看医生。
5.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慎用会诱发青光眼发作的药物。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顾永红 主治医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丁美华 副主任护师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路护航杂志主编:刘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