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不知道大家到这两双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消防战士的手与普通人的手?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手?还是......? 答案揭晓时.... 其实这都是一名22岁大学生的手,我们暂且叫他为小A吧。为什么会这样呢? 故事还要从很多年前说起,在小A初二的时候他被抑郁这个“小黑狗”折磨,出现反复情绪低落、感压抑和悲观,且多次自杀未遂,间断的在当地精神科就诊,诊断为“抑郁症”,然而其母亲却不相信他生病了,说:“你就是自己不会调节情绪,要阳光、要开朗...”。就这样在黑暗中煎熬了数年的他,于2020年一次无意间接触到了笑气,这种用了过后能让人短暂快乐的东西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家里人发现他开始能看见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且脾气暴躁易怒。家人将其带到了我院门诊,接下来便看到了图一的这双手,这是一双不停的开启笑气瓶的手。 经过一周的停用笑气、住院治疗后,我们看到了图二的这双手。 那么这种叫“笑气”、所谓可以让人轻松、快乐、发笑的气体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笑气的起源 笑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发现,后又有知名化学家汉弗莱戴维详细研究了它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使人愉快的作用,风靡当时的上层社会,在宫廷聚会里也是常客。 这种娱乐性的运用一直到一个著名的牙科医生时期被另一种作用所取代了,这个人就是麻醉法创始人之一的波士顿牙医威尔斯,威尔斯不仅将笑气运用到了牙科手术的麻醉上,自己也亲自体验了笑气的麻醉效果,甚至在当时还有笑气麻醉后的拔牙表演等。但在另一方面,其实当时长期吸入笑气后已经有不少人出现精神异常,情绪变化,还有不少人最后自杀身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再加上人们追求无痛手术的脚步,医用笑气很快作为麻醉剂进了医院,然而人们追求娱乐至死的脚步总的来说却是快了一步。目前为止,笑气的娱乐性的使用实际上占了每年笑气使用量的绝大多数,据2016年世界毒品调查(Global Drug Survey)报告[1]显示,笑气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在英国和美国,笑气的终身患病率高达38.6%和29.4%。在我国,因为获取笑气的方式也相对非常简单,笑气的娱乐性滥用也越来越严重。 例如,在早些时期,某宝: 二.笑气是什么 笑气的化学本质是一氧化二氮,化学式N₂O,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临床少用于吸入性麻醉剂,生活中可用于助燃剂、食品添加剂等。 它主要是通过不可逆氧化维生素B12的钴中心而使其成为其他钴胺素类似物,并优先被排出体外,引起维生素B12失活且缺乏,快速抑制蛋氨酸合成酶活性,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活性减少,从而引发神经系统症状。 三.笑气的危害 笑气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高浓度笑气摄入导致的窒息是最主要的死因,而长期摄人笑气会导致高血压、突发的心脏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2]。 除此之外,笑气可能导致认知受损及神经精神症状,使用20-30%的一氧化二氮可能表现为记忆受损、学习困难以及精神运动能力的降低,即使浓度低至3-15%,长期记忆也会受损[3]。并且,在多个个案报告中指出,使用笑气后出现幻觉和/或感到困惑、恶心、昏迷、跌倒或受伤[4, 5]。最值得注意的是,约5%的人报告称,在他们最后一次使用气体后,持续数日或数周的持续麻木和刺痛,30%的人报告称,他们在使用手机、走路或打字时出现了相关功能障碍[6]。 四.治疗 笑气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 1.停用笑气,很明显,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2.对神经症状进行处理,如补充维生素B12等; 3.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治疗,主要是戒断的动机强化治疗,用于减轻患者的“心瘾”等; 4.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 TIPS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遇到以上的情况,一定要前往专业的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目前笑气的治疗是需要多学科联络综合干预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从一开始就拒绝成瘾物质的使用,健康娱乐,从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 [1]https://www.unodc.org/doc/wdr2016/WORLD_DRUG_REPORT_2016_web.pdf . [2]Garakani A, Jaffe RJ, Savla D, et al. Neurologic, psychiatric, and other medical manifestations of nitrous oxide abu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ase literature. Am J Addict. 2016. 25(5): 358-69. [3]van Amsterdam J, Nabben T, van den Brink W. Recreational nitrous oxide use: Prevalence and risks.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15. 73(3): 790-6. [4]Chien WH, Huang MC, Chen LY. Psychiatric and Other Medical Manifestations of Nitrous Oxide Abuse: Implications From Case Series. 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20. 40(1): 80-83. [5]Luo D, Xu J, Hu L, Yu L, Xie L, Li J.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to impro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encephalatrophy induced by N(2)O for recreational use: a case report.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8. 14: 1963-1967. [6]Winstock, A., Ferris, J., Kaar, S., 2015. GDS 2015 Findings. Data about Nitrous Oxide Presented by A.R. Winstock on YouTube . 作者:龚尧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科进修医生 指导老师:赵燕 主治医生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