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头昏、头重、疲劳,庸懒、无力你可能要化湿了

作者:陈建华 司静宇 吴惠    2021-06-20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236 篇文章

上海自入讯以来雨水增多,小李最近总感到头昏、头重、疲劳,庸懒、无力,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这是什么原因哪?后来小李请教了老中医,方知自己是湿气太重,经化湿后人一身轻松,也有劲了。


640.webp (4).jpg


其实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到处有空调的环境中,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或出汗后及淋雨后不及时檫干,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同时雨水增多,气温升高,人们贪图冷饮,爱吃凉菜。喜欢吃猪、羊、牛肉,海鲜、烧烤,并热衷于吃川味,辛辣、麻辣味的,无论荤素均是如此,更易造成体湿,过多吃奶茶、甜品,也能导致痰湿。


640 (1).webp.jpg


现在很多人患上了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手足癣感染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与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湿是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起源,只要湿邪少了,现代病都会减少许多,那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


首先要判断,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湿哪?


我们从1天吃喝拉撒说起


1.睡觉时

:感觉口苦、口粘、口中有异味、睡觉流口水、永远睡不醒。


2.起床时

感觉头昏头重疲劳庸懒无力。头发昏,头像有东西裹住似的,无精神,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爽沉重,人也懒得动。


3.如厕时

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难冲,也可以观察手纸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引发疾病。


4.洗漱时

看舌苔,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黄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毛辣辣的感觉,湿。


5.吃饭时

口苦、口粘、口中有异味.


6.走动时

早晨起来走路时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人懒得动,什么都没干也觉得累,全身没力气,休息也不恢复,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湿邪是在下部的。


7.旁人看你

头发、面部爱出油,鼻子红或有酒糟鼻,精神面貌差。


8.难言之隐

女性阴部潮湿(白带瘙痒异味)、男性阴囊潮湿、身体有异味



教你一个诊断和治疗湿气的方法“滚蛋法”:

滚鸡蛋治体内湿气: 挑选新鲜的鸡蛋2个,清水半锅.方法: 半锅开水,水最好能将鸡蛋全部覆盖,开大火,然后马上将鸡蛋放进锅里煮,水开三分钟后将火调到最小,再煮5分钟,关火,闷一两分钟,取出鸡蛋,趁热剥皮,请注意一定不要把鸡蛋弄破.将鸡蛋放在脸上滚,快速的(因为太烫),主要是眼睛和额头,然后把面部其他位置都滚到.直到鸡蛋没有热度. 症状: 拨开蛋清,如果蛋黄上起满了小点点,说明有风气,风气的大小根据小点点的大小和数量不同而不同. 如果蛋黄变黑,说明有湿毒,湿毒大小依蛋黄颜色深浅不同而不同,这个自己都可以根据肉眼判断.另外: 根据这个方法,还可以将四肢,前胸和后背的湿毒和风气吸出来.腿上的风气呈现条形状,与脸上和上身不同.注意:1,鸡蛋一定要热,如果不热了,可以再煮一下继续滚.2,第一次使用滚脸后,额头会很痒,是因为风气被吸出来了.第一次在胳膊和腿上使用后,小腿和肩膀会很痒,这也是风气和湿毒被吸出来的信号.下身被吸后,明显不再肿胀和有异味.3,如果这是您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而且您的风气和湿毒还比较严重,那么可能需要每天使用两个鸡蛋,一个滚上身,一个滚下身,直到鸡蛋滚完蛋黄没有变化为止。


自助调理


一、饮食调理

1.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


2.莲肉糕: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克,炒香;茯苓100克(去皮)。共研为细末,白糖适量,一同拌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


薏米储藏方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薏米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及糖类。因此,很容易生虫和发霉,且蔓延很快,储存的容器要注意密封。但如果是带壳储存则可保存得更久.


二、茶类调理

1.百合金菊茶:干百合5g、菊花3朵、绿茶1克、金银花0.5克,薄荷0.5克,混合后用沸水冲泡5分钟,代茶饮。


2.陈皮茯苓茶:茯苓5g、陈皮2g,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3.银菊花茶:野菊花、银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冷后当茶饮,有清署解热。


4.木瓜汁 :既能解暑又能止渴,很适合夏季饮服。


5.野菊花茶:野菊花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连用7日。


6.金荷茶:金银花5克、薄荷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三、汤类调理

1栀子鸡汤:仔鸡500克、草菇200克、栀子15克、葱5克、生姜5克,草菇、栀子洗净,葱切段,姜切片,仔鸡切块洗净,冷水下锅焯过,所有材料放入煲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再煲15分钟即可。


~能清热利湿,适合夏季饮用


2葛根汤:葛根350克、猪尾巴(或排骨、母鸡、鸭子等)600克、陈皮20克、薏米50克、赤小豆50克。煲汤调味。


3薏米炖冬瓜汤:薏米100克,冬瓜200克共同炖汤。可以利湿、消肿、减肥对于有浮肿症状和多湿体胖的人很适用,同时对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白带多而混浊有一定疗效。


四、粥类调理

1.葛根薏苡芡实糊:葛根100g、芡实100g、茯苓100g、薏苡仁100g、山药100g、赤小豆100g,分别置于铁锅内中火快速翻炒5分钟,冷却后混合打成粉末,每次取出30克混合粉末,加入200ml开水,搅拌至粉末均匀溶解成糊状,每日两次,可代替早餐或晚餐,可加入冰糖增加口感。


2.芡实薏苡粥:芡实100g、薏苡仁150g,将芡实与薏苡仁洗净后冷水浸泡2小时,芡实与薏苡仁取出放入锅中加入1200ml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软烂,加入食盐调味。能降血压、降血脂,利尿祛湿,帮助身体排便、排尿、排汗。


3.山药薏米芡实粥:芡实20g、薏米20g、大米100g、山药20g,各种原料一定要事先泡,而且要泡比较长的时间(8-10小时),泡开了才可以比较容易熟(最好打粉、打碎,口感较好)可适量加冰糖,可长服。


4.山药莲子粥 :山药30克(或鲜山药100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薏米15克,大米100克,煮粥调味。


5.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


五外治调理

1.面膜:1干蒲公英叶15克、金银花10克、连翘壳10克、白芷10克左右、鸡蛋清或蜂蜜;将以上药材打成粉,放入蛋清里面搅成糊状,以搅到成能敷到脸上为止。拌好后先取一些涂到皮肤上做一下过敏性测试,可以选择手背来涂抹,如果涂上后没什么过敏性反应说明就可以使用了。


2.蒲公英外洗方:蒲公英15~30克,加水1000毫升,武火煎煮沸腾后文火15分钟,去除药渣,晾温泡脚。


可以治疗脚气。备注:泡脚治疗脚气水温不宜过高。治疗脚气泡脚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泡10~20分钟即可,可以一天泡两次。也可以用鲜品捣烂后外敷,也可起到杀真菌的作用。如果症状比较轻,用蒲公英一味药即可。如果症状严重一些的话需要增加一些药物,可以用蒲公英15~30克、枯矾15克泡脚。适合长水泡的脚气患者。


参考资料   

《教你巧用常见中草药》 《教你识别常见名贵中草药》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建华  司静宇 主编

 

陈建华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33年从事内科的医教研工作,现为教育部专家库专家、国家心血管中心高血压医联体专家、上海市市心血管(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控中心高血压防治专家、上海市科委专家、上海市科技科普创新奖评审专家、上海市心脑同治专家、上海市卫计委考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委员。主编7本书籍如《明明白白看高血压》,《教你巧用常见中草药》、《教你识别名贵中草药》等,曾做客上海电视台专家访谈类节目,在上海主要报纸发表文章10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心血管、高血压疾患、发热、咳嗽、腹泻、头晕、胸闷、心慌、、乏力、失眠,除此之外,还擅长中医整体调理、治未病等。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每周一、六下午

膏方门诊:特约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建华 司静宇 吴惠



延伸阅读



高血压那些事之——你应该知道但未必知道的高血压


膏方养生先“开路”,湿重朋友也可服


头昏、头重、疲劳,庸懒、无力你可能要化湿了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高血压与化湿杂志主编:陈建华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