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不一样的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刘媛、杨莉、徐嵘    2021-06-0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203 篇文章

营养是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通过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对其中的营养素进行吸收和代谢的过程。根据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不同可将食物中的营养素分为七大类,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水。


640.webp (1).jpg


营养素( nutrient)是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支持,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但住院病人中仍有30%~50%属营养不良。对于急慢性疾病患者,维持适当的营养是内外科标准治疗的基本内容之一。与营养良好的患者相比,营养不良的患者临床结局往往更差,有更多的并发症和感染,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那么在临床上常见的营养支持疗法又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二大类即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疗法方式。其中,当患者因疾病和治疗的需要,不能从正常饮食中获取每日必需营养素,需要额外增加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称为口服营养补充(ONS);当患者存在上消化道通过障碍时,例如吞咽困难或失去咀嚼能力、上消化道梗阻、胰腺疾病等,需经鼻胃(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等方式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则称为肠内管饲(TF)。


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当患者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途径供给时,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如何选择最佳营养支持疗法?


选择何种支持疗法是基于患者体质、机体功能状态、疾病发展等综合因素所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的结果而定。换言之,只有不能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才是肠外营养支持最佳的适应症。肠内营养通常优于肠外营养,因其相对简单、安全、成本更低且能够维持黏膜屏障功能。许多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证实了,医院和社区医疗下营养不良人群普遍可以从ONS中获得包括营养、功能、临床和经济学方面的获益。

 


作者: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刘媛、杨莉、徐嵘


延伸阅读



郭美美又进去了!“减肥食品”还买得到吗?


小儿高热惊厥,家长如何应对?


儿童“感冒”、发热,你用对药了吗?


当肿瘤遇到心脏


健康减肥,拒绝滥用药物!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6e药师杂志主编:张剑萍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