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肠源性脓毒症的危害不可小觑

作者:郑欣 裴红红    2021-03-18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065 篇文章


人类疾病千万种,大到癌症,小到感冒发烧。无论患上哪种疾病,都会限制或破坏人类正常的生命活动。随着不断的医学探索,研究到了不少罕见的疾病。其中,肠源性脓毒血症需要关注。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普及关于这个疾病的一些知识。


640.webp.jpg


一、什么是肠源性脓毒症?


肠源性脓毒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脓毒症,是肠道感染引发的全身反应。因其感染灶隐匿,常容易被忽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尚无单独针对肠源性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当患者出现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又找不到明确的感染灶时,应将是否源于肠道纳入考虑范围。即肠源性脓毒症的诊断是基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通透性)的评估联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肠源性脓毒症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肠腔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另一个是虽无明显肠腔感染,但由于肠黏膜屏障破坏等因素,导致细菌或毒素甚至其他炎症介质通过淋巴、血液等途径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二、为什么会发生肠源性脓毒症?


1、肠道微生态紊乱

肠道内有超过400种细菌定植,其中绝大部分为厌氧菌。各类微生物在肠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不仅不会损害人体健康,还可以作为肠道的生物学屏障抵御致病菌的侵袭。然而,当受到内外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失去抑制的致病菌从肠道内移动到肠外组织器官,即可引起肠源性感染。


2、肠道黏膜屏障受损

肠黏膜上皮由各种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使得肠黏膜变为一种半透膜,阻止大分子的通过;即正常情况下,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的黏液组成的肠黏膜屏障可以阻止肠腔内的微生物及其产物进入体循环。但是研究表明,在感染、创伤等病理情况下,这个保护性屏障会受到损害。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可以穿过受损的屏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导致肠源性感染。


3、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人体免疫功能受损在肠源性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严重的创伤、感染、休克、大出血等状态可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会加重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而脓毒症过度而持久的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对免疫状态造成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三、肠源性脓毒症如何治疗?


肠源性脓毒症危害很大,重在预防,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目前肠源性脓毒症的治疗主要是抗菌感染治疗,先控制感染源,再进行原发病的治疗。感染是肠源性脓毒血症的始发因素,所以首先要积极控制肠源性感染,控制肠道的感染灶,彻底引流。再进行肠道黏膜屏障修复,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果是脓毒性休克患者,需进行液体复苏,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四、如何预防肠源性脓毒症?


1.注意食品卫生,勤洗手,拒绝不洁食品及不明确食品的食用。


2.家庭厨房中生、熟分案。


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4.规范应用抗生素,不自行使用或停用抗菌素,怀疑感染性疾病时及时就诊,遵从专业医护人员抗感染治疗建议应用抗菌素。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郑欣 护师 撰写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裴红红 主任医师 指导


延伸阅读



正确认识主动脉夹层


18岁大学生住进ICU竟是因为它?


了解冬季里的隐形杀手——慢性支气管炎


现挤的新鲜奶真的好吗?


夏秋之交,可要当心它哦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胰腺与脓毒杂志主编:裴红红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