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巧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周巍 常小荣    2021-01-21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957 篇文章

资料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巧用艾灸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640.webp (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滑膜炎症与增殖引起关节疼痛,关节滑膜炎症逐渐累及周边软骨、韧带、肌腱,终导致软骨损伤和近关节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患者晚期可发生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的“痹证”范畴, 又称“尪痹”、“历节”、“顽痹”等。《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正虚邪实”为其病因,因邪气侵体,又正虚不固,肢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或不荣而疼痛,治则应当祛邪通络止痛,益气化痰活血。

 

640.webp (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640.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劳逸不当和久病体虚,或饮食不节,或跌扑损伤,致使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疼痛、麻木,以及活动不利等症状。

 

三、中医辨证分型


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可涉及多个关节。若为风痹,则疼痛呈现游走性,初起可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浮或浮缓;若为寒痹,则痛处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缓,脉弦紧;若为湿痹,则肢体肌肉重着酸楚,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舌淡脉濡缓。


风湿热痹证

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或黄腻,脉滑数。


寒热错杂证

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或关节冷痛喜温,而手心灼热,口干口苦,尿黄,舌红苔白,脉弦或紧。


痰瘀痹阻证

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瘀斑,舌紫暗,脉涩。


气血虚痹证

关节疼痛、酸楚,时轻时重,或气候变化,劳动后加重,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肌肤麻木,短气自汗,面色少华,头晕眼花,舌淡苔薄,脉细弱。


肝肾虚痹证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疼痛,疲劳加重,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四、艾灸治疗


艾灸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通痹止痛、补虚培本以及防病保健等作用,作为一种温热疗法,艾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足三里

640.webp (6).jpg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能】祛风化湿,通痹止痛。


【操作】点燃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对准腧穴部位固定后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红晕,有微微烫感为佳,小心切勿烫伤,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1星期为一疗程。


2.关元

640.webp (7).jpg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能】温经通络,补正祛邪。


【操作】操作同上。


3.肾俞

640.webp (8).jpg


【定位】位于背部,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补火助阳除湿,散寒温肾止痛。


【操作】操作同上。


4.阿是穴

640.webp (9).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定位】触摸或活动关节、肌肉时,局部疼痛处或有明显肿胀处。


【功能】舒筋活络,理气止痛。


【操作】操作同上。


五、小贴士


1.本病虽难以治愈,但患病早期也应积极治疗,及时就医,避免出现晚期关节畸形或不可逆的骨质破坏。


2.灸治期间,宜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且保暖,治疗期间可配合药物治疗。


3.居住环境尽量保持温暖且干爽,忌寒冷潮湿。


4.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常小荣教授团队

撰稿:周巍

指导老师:常小荣教授



延伸阅读



针灸与健康,打败尿失禁,守住女性尊严


针灸陪您一直美下去


腹泻的急“灸”小妙招


“便秘”大作战


呕吐不止?——艾来“灸”驾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针灸与健康杂志主编:常小荣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