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898 篇文章
2020年,全国小康,让人鼓舞;2030年,全民健康,让人向往。谈到健康,不得不提到中医养生。 二千年前,圣人在《黄帝内经》中有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揭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一百年前,先人就预言:“养生无他,眠食二要”。 当代科学也阐明了人类睡眠觉醒、昼夜节律,在人生的旅途中,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 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抗疫的过程中,中医中药,立下大功奇功,有目共睹。而且助力全球合作抗疫,维护人类健康福祉, 中医药正在快步融入国际医药体系。回想当时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被突然打乱,出现一系列睡眠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1.2%;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此前发表的全国范围大规模研究,在普通人群中,因新冠疫情而出现心理困扰的比例就高达30%。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有的人甚至会失眠或失眠加重,其是中老年人。据调查50岁以上失眠者占总失眠人数的40%,60-90岁慢性失眠率竟高达90%。 如今人们不合理作息,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白天忙碌工作,晚上沉溺于应酬或电脑微信,亢奋与抑制失衡,造成睡眠不足或失眠现象比比皆是,本来最简单的生理需求现在却成了人们生活中关注的大问题。通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考验,深刻认识到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有利武器。睡得好,抗疫才更有力。 同时也得注意合理的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米饭最养人。如今有的年青人酷爱时尚苗条,减肥、食酵素,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二餐,或过午不食,还动不动辟谷,违背人体生理需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健康才有道。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东方人以稻为养,西方人以麦为养。通过这次疫情考验,更要重视绿色食品,笔者主张饮食清淡,提倡:素菜餐餐有,鱼肉酌量有,海味偶尔有,野味不能有。中医的养生理念、方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平时的调养贯穿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一说到调养,也不得不提一下中医膏方。膏方,唯祖国医学独有。时下天气即将进入冬月,膏方又火热起来。而养生,非仅冬季也。四季调理,应当注意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有高矮胖瘦之别,强壮虚弱之异,人体的体质有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再者,人分老幼、男女、有病无病、大病小病、有邪无邪等。一人一方,一体一膏,辩证施补,准确调养,才能体现中医特色,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提倡的四季调理,清补更适合江南地带、上海地区人群。 简而言之,眠食为养保健康,齐心协力奔小康。 作者:上海市中医医院 许良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下午(上海市中医医院 芷江路中路274号) 周日上午隔周(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石门一路67弄1号)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睡出健康杂志主编: 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