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对一个可爱活泼的艾滋病婴儿,你愿意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吗?当你知道一位朋友患上了艾滋病,你还愿意和他一起共进晚餐吗?当你遇到今生最爱,却发现他/她是一位艾滋病患者,您还会向他/她表白吗?
一封特别的来信:
尊敬的卢教授:您好!
我今年28岁,最近我爱上一个女孩,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她就是我今生追寻的真爱,她也很爱我,可是当我们准备谈婚论嫁时,她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家人和朋友知道后,极力反对我们的婚事,可我并不介意,我觉得这个不应该成为阻碍爱情的原因,我已经决定要和她在一起……但是我也得保护我自己,保护我的家人,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照顾好她。所以,我有很多疑问,希望您可以帮忙解答……
请问如果艾滋病病毒控制在0,亲密的话是不是就不会传染了?听说现在有种药,坚持吃,即使发生关系也不会被感染艾滋病是真的吗?服药后发生关系时还需不需要戴套?谢谢您!
一个急需您帮助的伤心人
艾滋病,即获得的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性疾病,尽管1996年问世的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即“鸡尾酒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大大地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艾滋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每年仍有大量的新发感染者。
可怕的不是艾滋病,而是歧视
艾滋病在中国仍被大多数人不理解,艾滋病患者在中国仍受到许多歧视的目光。据《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在艾滋病患者中有超过55%曾遭受艾滋病相关的歧视,2/3的家人曾因自己的感染状况而遭受歧视。而他们有的因伴侣的欺骗而被传染,有的因为生活窘迫卖血而被感染,甚至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被打上这个病的标签。
6月1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广东艾滋病就业歧视案进行了二审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法院确认用人单位要求HIV抗体阳性职工离岗休息的决定违法,认定用人单位拒绝续签劳动合同违法。
这是广东地区首个艾滋病就业歧视胜诉的案件,案件的背后则是当事人阿明(化名)近两年的奔波努力。201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食品检测所,参加编制考试后,却因体检被发现为艾滋病感染被人社局取消录用资格,食品检测所也将其辞退。面对用人单位的歧视,阿明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反击,此次艾滋病就业歧视案的胜诉,标志着反对艾滋病歧视的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面对艾滋病我们要“爱”,不要“艾”,我们需要放下恐惧和偏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和应有的尊重与理解,当然面对艾滋病爱人,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正如文章开头的朋友来信中说的那样,只有保护好自己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好她。
艾滋病PrEP,你造吗?
为了更为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除了给HIV感染者尽早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外,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了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概念,即通过预先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来保护未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阴性人群免于感染HIV的一项策略措施。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14年更新HIV暴露前预防指南。指南建议,接受暴露前预防措施的高危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者(MSM)、HIV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HIV单阳伴侣中的HIV阴性者和静脉吸毒者等。相关研究表明,暴露前预防(PrEP)措施可使以上特定人群感染HIV的风险降低62%-92%。需注意的是,PrEP只推荐用于处于持续高HIV感染风险的人群,对于单次HIV暴露如无保护性性交、静脉吸毒、性侵犯等则应使用HIV暴露后预防(PEP)措施而不是暴露前预防(PrEP)。
口服Truvada预防,艾滋病感染风险降低86%
目前美国有关指南推荐的PrEP用药方案是每日口服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ruvada),对于静脉吸毒者和性活跃的异性恋者可考虑每日单用替诺福韦口服预防。此外,有研究探讨了按需进行预防的方法,即:性行为前2~24小时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ruvada)2片,第一次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再各服用1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ruvada)进行按需预防的男性同性恋人感染HIV的风险较未预防者降低86%。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PrEP必须坚持每天服药(指南建议按需预防用药不超过7片)。如能坚持每天服药,PrEP可使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风险降低92%,否则,PrEP的效果明显减弱。
其次,PrEP应该始终联合其他预防措施如安全套使用来进一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同时可以降低除艾滋病以外其它性途径传播疾病的风险。
再次,接受PrEP者每3个月接受临床随访一次,检测HIV抗体和性传播疾病、评估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依从性等。临床医生应定期评估和监测接受PrEP者的适应症和HIV血清学状况,一旦发现来访者血清学转阳,需尽早启动标准的HAART方案。
最后,感染者尽早抗病毒治疗,二人性生活平时仍需戴安全套,计划生育时女性排卵期性生活不用套,采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即可安全。这样也不会传给孩子。
艾滋病PrEP普遍推广,仍有难度
PrEP在欧美发达国家研究日渐成熟,临床运用较为广泛,但在我国并未正式推广实施。主要原因是:公众对PrEP不了解,公众主动寻求实施PrEP的意识缺乏,临床医师不了解如何正确实施PrEP;我国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ruvada)尚需要自费获得,价格亦较高,公众选择PrEP的意愿极低;另外还有一些潜在的伦理问题,如:PrEP是否会导致高危性行为的增加以及安全套使用的减少,从而增加其它性病传播的风险等。
尽管艾滋病暴露前预防(PrEP)是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但是在目前我国并未临床实施推广阶段,其它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减少不洁性行为等仍是预防艾滋病及其它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