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儿科医生妈妈:给孩子拍痰的技巧

作者:虾米妈咪    2020-09-24

收藏

以下文章来源于儿科医生妈妈 ,作者虾米妈咪

儿科医生妈妈

以一个有专业医学知识的母亲的良心,为宝宝代言心声,为父母答疑解惑。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745 篇文章

孩子罹患呼吸道疾病时,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婴幼儿还不会自行咳痰,需要家长协助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以改善呼吸不畅,恢复有效呼吸功能。



拍痰的原理





利用重力和震动,使积在气管壁上的粘痰松脱,加上姿位引流,使痰液更容易咳出。




拍痰的准备姿势





可选择以下一种姿势:


第一种,小婴儿可以趴在操作者的腿上(必要时腹部可以垫上枕头作为支托),呈头低臀高的姿势,约呈15~20度的倾斜,并将头侧向一边。


640.webp (35).jpg


第二种,儿童可以趴在床上,腹部可以垫上枕头作为支托,呈头低臀高的姿势,并将头侧向一边。


640.webp (36).jpg




拍痰的动作





640.webp (37).jpg


手指自然并拢,弯曲成杯状,掌面向下,叩拍胸背部。叩拍的方向由下往上,由两侧往中间。


叩拍时避免用力拍击患儿的胸骨、心脏、脊椎、肋骨下缘及腰部以下的脏器,也不要叩拍于引流管或缝合线上。


叩拍是温柔轻巧的施力,利用了手腕关节自然活动弯曲的力量,有节奏地叩击,避免太轻或过重,叩拍的声音为空心音而非实质音,若是正确操作,叩拍是无痛性的。



拍痰的注意事项

 

1

拍痰的时间可以安排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2小时,小婴儿可以在喝奶前半小时到1小时或喝奶后2小时,以免发生呕吐造成吸入性肺炎。

2

雾化或者蒸汽治疗后拍痰效果更佳。

3

患儿穿柔软的棉质衣物为适宜,要避免胸背部有纽扣的衣物,以免拍痰时产生不适。

4

操作者事先剪去指甲,以免伤及患儿。

5

若患儿佩戴有项链首饰,若操作者若佩戴有手表、手链、手镯,都应先取下,以免伤及患儿。

6

拍痰时,让患儿头侧向一边,随时注意患儿有无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呕吐或其他不适,如有上述情形,应立即停止拍痰,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7

拍痰时,若有口鼻的分泌物排出,应立即擦拭,以免阻塞呼吸道。

8

拍痰后,患儿可以继续维持“引流姿势”5~10分钟,以利痰液排出。

9

每次拍痰10~15分钟(两侧各叩拍5~10分钟),一天可以叩拍4到6次,最多可每2小时执行一次。

10

小婴儿还不会把痰液吐出,吞咽下去的痰液可以经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可以观察到大便中带有大量粘稠物质)。

11

建议在饮食方面少吃甜食多补水分,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延伸阅读




儿科医生妈妈信箱:关于囟门的谣言和真相


儿科医生妈妈:宝宝便秘,我们可以这么做


儿科医生妈妈信箱:鹅口疮怎么办?


儿科医生妈妈信箱:宝宝打喷嚏就是感冒吗?


儿科医生妈妈:带你了解生长曲线的秘密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