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这些新冠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作者:张正霞 屈莉红 孙烽    2020-09-16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714 篇文章

以下文章来源于全国科普日 ,作者张正霞

新冠科普系列四

——新冠小知识Q & A


0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看起来像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来没有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2019-nCoV。

02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所有人都容易感染,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和体质。免疫功能比较差的人,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者、慢病患者等,感染后病情更重。

03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途径有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触摸面部、揉眼睛等),以及气溶胶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

04

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以及没有症状的感染者。

05

什么是飞沫传播?什么是“咳嗽礼仪”?

就是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中含有病毒,在与患者距离较近的情况下,飞沫被易感者吸入,从而被感染。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呼吁大家在咳嗽或者打喷嚏都要遵守“咳嗽礼仪”。什么是“咳嗽礼仪”呢?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如下图所示)。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有可能引起接触传播。

 

640.webp (13).jpg

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

(照片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

 

 (2)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内侧的衣物或皮肤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如下图所示)。这个动作可以将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而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640.webp (14).jpg

 用手肘内侧的衣物捂住口鼻

(照片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


(3)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咳嗽或打喷嚏后要立即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4)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同时与他人保持距离。

06

什么是接触传播?

主要指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黏膜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从病人呼吸道出来的飞沫可能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当我们的手有意或无意触摸的时候,就有可能被污染,而被病毒污染的手再触摸口鼻、揉眼睛的话,人体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这就是我们提倡要勤洗手的原因。

07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2周以内曾经跟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共同生活或工作过的人,包括同一教室、宿舍的同学,办公室的同事,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人员、以及与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同时乘坐车辆、飞机、电梯的人。

08

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密切接触者应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主动自我隔离。观察期从和密切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等症状,应当马上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期间还应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

09

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自我隔离或集中隔离时,若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双手的清洁。公共场所与其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5)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对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会首先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少数患者还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大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的会很快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11

如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多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膳食均衡,补充蛋白质;做好清洁、消毒。


作者:张正霞  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

审核:屈莉红  孙烽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本文来自“防治传染病,你我同参与”卫生健康线上科普活动,围绕“新冠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防治主题,为公众提供实用、易懂的防护小知识。

640.webp (1).jpg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