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便秘”大作战

作者:谭舒怀 常小荣    2020-08-03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637 篇文章

近年来,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便秘越来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今天就要教教大家如何利用好针灸与穴位来应对便秘。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证,那么在中医里我们是如何认识的呢?对于便秘,是指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液被吸收,以致排便艰涩难解为主症的病症。


640.webp (7).jpg


二、便秘的分型   


1.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心烦,口臭,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2.气秘: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腹中胀痛,遇情志不舒则便秘加重,纳食减少,胸胁痞满,口苦,苔薄腻,脉弦。


3.虚秘:气虚见大便秘结,临厕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晄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细;血虚见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唇舌色淡,脉细。


4.寒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腹中冷痛,面色晄白,四肢不温,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三、便秘的调护


便秘作为针灸的优势病种之一,选用其治疗,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十分值得推广应用。


针灸取穴:

主穴:天枢  支沟  大横  丰隆

配穴:热秘者加合谷、内庭;气秘者加太冲、中脘;气虚者加脾俞、气海;血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寒秘者加神阙、关元。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神阙、关元用灸法。虚秘、寒秘可艾灸

 

便秘艾灸常用穴位:

1.天枢

640.webp (8).jpg

[位置] 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用] 通腑理肠,调经止痛。

 

2.支沟

640.webp (9).jpg

[位置]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功用] 清热通便,清头利窍,通络利胁。

 

3.大横

640.webp (10).jpg

[定位] 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功用] 通腑理肠。

 

4.丰隆

640.webp (11).jpg

[定位] 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功用] 清窍安神,健脾化痰,疏经活络。

 

5.关元

640.webp (12).jpg

[定位]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功用] 升阳举陷,益肾调经,通利小便,健脾止泻。

 

6.神阙

640.webp (13).jpg

[定位] 在脐区,脐中央

[功用] 回阳固脱,健脾利湿。

 

以上的穴位可以用温和灸的方法进行操作,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如是局部知觉减退或小儿患者,医者可将食、中二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医者的手指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注意事项:①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 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④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四、日常调护


1、便秘多与饮食饮食失调有关,平常要注意饮食有节,不要暴饮暴食,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少吃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


2、针灸治疗本病尤其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如经治疗多次无效者需查明原因。


3、患者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多食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延伸阅读


呕吐不止?——艾来“灸”驾


艾:呵护女人的爱——告别急性乳腺炎


如何巧用艾灸强正气


关于“痄腮”的二三事


不容小觑的便秘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针灸与健康杂志主编:常小荣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