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636 篇文章
一位57岁的女士,前一段时间准备做一个小手术时检查发现血肌酐高。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所以她到肾内科就诊。 检查发现,她的血压高160/90mmHg,没有尿蛋白,血肌酐高166µmmol/L(正常45~84µmmol/L),低密度脂蛋白略高,空腹血糖略高,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见图1。肾脏彩超检查见图2。 图一 图二 我先科普一下。 正常成人肾脏长约10cm,皮质(实质)厚1.5cm。他的左肾7.7cm,已经明显萎缩,双肾皮质变薄,左肾更严重。皮质内主要成分是肾小球,肾皮质变薄,类似于肝脏的肝硬化,意味着肾小球硬化坏死。 一般来说,中早期肾病,彩超检查肾脏没有什么问题,可等彩超查出问题时,往往已不是中早期。 常见肾脏病比如说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性肾脏病等,到了晚期肾萎缩,双肾是对称性萎缩,要小两个一样小。但是,这位患者左肾明显萎缩,应该是左侧肾动脉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给她做了进一步检查,图3、4。 图三 图四 我再科普一下。 肾动脉阻力指数>0.8就考虑有肾动脉狭窄,她的左肾动脉阻力指数是0.85; 左肾动脉起始段内经细并阻力增高,肯定了左肾动脉狭窄。 正常左右两个肾脏的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分别是45ml/min,总肾为90ml/min。这位患者左侧为11.62ml/min,右侧为25.03ml/min,两个肾脏的肾功能都明显下降,而以左侧下降更明显。 肾小球滤过率36.65ml/min属于慢性肾脏病3b期,俗称中重度肾衰。左肾明显下降是左肾萎缩的结果。 这么严重的肾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难道她没有感觉吗? 仔细询问病史,她没有查体的习惯,只是3年前偶尔检查发现高血压,至于血压从什么时候开始高的,她不知道,没有糖尿病史和肾炎病史。对发现的高血压,也没有认真对待。 据此分析,她肾损害的原因应该是长期高血压,也就是说,是高血压性肾脏病。 前面已经提到,高血压性肾脏病导致的肾萎缩是对称性萎缩,她怎么左侧更严重呢? 原因出在肾动脉上。高血压同时导致了左肾动脉粥样硬化,如同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一样。动脉硬化引起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引起肾缺血,肾缺血引起肾萎缩和肾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多发生于肾动脉的起始段,这是和先天性肾动脉狭窄以及大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的区别。 肾动脉狭窄大多是单侧狭窄,而不是两侧肾动脉同时狭窄。据统计,在所有肾动脉狭窄病例中,双侧同时狭窄者仅占18%。 那为什么她没有早发现呢? 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是因为出现了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后,进一步检查才发现了肾脏病。而高血压性肾脏病和缺血性肾脏病,往往没有蛋白尿和水肿。就像这位患者,血肌酐升高了,已经中重度肾衰了,尿蛋白还是正常的。她又不定期查体,所以肾脏病就被忽略了。 高血压性肾脏病和缺血性肾脏病的治疗,以控制病因为主。比如说,严格的控制血压,严格的控制血脂,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和肾功能进一步减退。 特别提醒的是,具有降压和保肾作用的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不能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但可以用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所以她还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作为降压、保肾的主力用药。 延伸阅读 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常见病的“疾病密码”是完全一样的,而且你自己就可以破解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心肾一家杂志主编:李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