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617 篇文章
每个孩子的呱呱坠地需要经历三重考验,从产前到产时到产后。以下这些情况是妈妈需要了解的,有助于您了解整个宝宝出生的过程。 产前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会常规进行产前筛查。第一次产前就诊时,医生会安排妈妈进行一组标准实验室检查,通常包括以下这些项目: ●ABO血型。 ●Rh血型和抗体筛查(用以发现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 ●风疹状态(有免疫力或无免疫力)。 ●梅毒筛查。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血常规(检测是否有白细胞的异常,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尿液分析和尿液培养,以检测无症状性菌尿。 ●沙眼衣原体筛查。 ●淋病奈瑟菌筛查。 ●HIV筛查。 ●其它妊娠并发或合并的疾病做相应检查。 妊娠后期的筛查试验也对新生儿评估有影响。这些试验包括: ●母亲糖尿病检测。 ●母亲B组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al, GBS)定植情况检测。 ●筛查遗传性疾病或出生缺陷,例如唐氏综合征或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即多种标志物筛查。 ●胎儿超声检查,包括胎儿解剖观察、胎儿体重估计和羊水量。 ●对于有物质使用障碍病史的母亲进行毒理学筛查。 ●对有风险的女性进行结核筛查。 ●晚期妊娠时重复HIV和梅毒筛查 ●分娩时复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产时 新生儿科医生接到分娩任务时首先要进行三大回顾,回顾本次妊娠、临产和分娩过程(包括筛查试验和脓毒症危险因素)。回顾既往妊娠情况,包括娩出先天性畸形儿、死产儿和/或遗传性或综合征性疾病患儿的病史。回顾父母的医疗史和遗传病史。尤其是妊娠前或妊娠期间的母亲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或妊娠期并发症(例如,妊娠期糖尿病或子痫前期),可能会影响胎儿生长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回顾母亲的用药情况,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具有子宫内作用或被分泌到乳汁中。 产后 宝宝出生后会即可得到专业的新生儿专业评估,正常的宝宝还会再生后24h内接受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并在48-72h接受听力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出生时需要复苏的新生儿有发生复苏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低体温、低血糖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新生儿的胎龄,出生时APGAR评分都非常重要。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包括晚期早产儿(胎龄34到36+6周),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高于足月儿(胎龄39-42周)。 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得到全面评估,其目的在于发现任何将会改变正常新生儿过程的异常,或发现需要处理的医学问题(例如,畸形、产伤、黄疸或心肺疾病)。 脓毒症会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所以它的危险因素需小心评估 新生儿是否存在下列脓毒症危险因素: ●母亲分娩期体温≥38℃(100.4℉) ●胎膜破裂时间≥18小时 ●娩出时胎龄<37周 ●绒毛膜羊膜炎 ●母亲GBS定植 对于存在脓毒症危险因素的婴儿需要密切监测。 一个宝宝的出生需要经历产前,产时,产后三部曲,新生儿医生将小心呵护整个过程。有关宝宝出生所需的知识储备,您get到了吗?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Hello,早到的天使杂志主编:陈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