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612 篇文章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中年男子,是因为右下肢外踝上3公分处有一个伤口一直没有愈合来就诊。伤口大概3*4cm,有比较多的黄色腐肉,中等量的渗出,没有疼痛。于是我一边清洗伤口一边询问病史。 我:你这个伤口大概有多长时间了? 患者:过年前就有了。 我: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才来看? 患者: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水疱,我就自己消消毒把水疱挑掉了。没想到后面就烂掉了,自己在家换药,怎么也不好。想着来医院,想想疫情也不知道门诊开不开,就一直拖到现在。 我:你有糖尿病吗? 患者:不太有。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经常有患者觉得自己不太有糖尿病或者有一点点糖尿病。这说明我们科普任务还是任重道远啊) 我:什么是不太有?你不到医院随访的吗? 患者:就是我吃糖尿病的药的,我不测血糖的,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不要紧的。过年前我发现自己的小便有很多泡沫,所以预约了肾内科的专家,我想到时候可以让医生一起看了。 我:那肾内科的专家怎么说? 患者:因为疫情的关系,我没有去看病。 我:那好吧,等我把伤口处理好,你先去查一个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的结果是32mmol/L,我立即联系了急诊。 大家一定觉得奇怪吧,我是随口问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还是每位患者我都会问是否有糖尿病的呢?当然,每一位慢性伤口的患者我都会问是否有糖尿病史,但是,这一位患者我是有目的问的。因为,在他陈述腿上伤口出现的原因时,他说一开始是个水疱。我们大家对于水疱的认识很多是从穿新鞋开始的吧。穿上新的鞋子,虽然很漂亮,但是可能到晚上脚后跟就会出现两个大大的水疱,痛得不行。但该患者的水疱不是出现在会被鞋子磨到的部位,也没有剧烈的疼痛,是无意中发现的。这就要高度警惕是糖尿病大疱了。 1970年,Cantnell和Martz等首次使用了“糖尿病性大疱”一词。糖尿病大疱多数有一个长期的糖尿病病程,特别是常发生在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病人,比如末梢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者,少数也可成为糖尿病发病的前兆。特征的表现在四肢的远端急性起病发生的水疱,一般水疱比较小,约0.5cm左右,无自觉症状,液体大致为浆液性,也可为血疱。糖尿病性大疱一般在2~6周可以自行愈合,一般不需处理。尽量不抽吸或切开引流,以防破溃后不愈合引发感染。该患者已经破溃感染的伤口,我们清创干净后局部使用了银离子控制感染,配合控制血糖,伤口在3周后愈合了。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不同的水疱吧 我们最常见的水疱是摩擦性大疱,主要见于容易摩擦剧烈、角质层较厚的部位:足跖、足跟、手掌、手指等,尤其是运动员、军人、刚穿新鞋的人群,起初挤压局部发红,进而形成大疱。可以是水疱、血疱,一般有疼痛感。一般鞋不合脚、出汗是主要原因。 昏迷性大疱常见于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长期卧床的病人。头部外伤、脑血管意外、低血糖昏迷、脑炎、肝性脑病及一切药物中毒的患者都可以发生。进一步可发展为压疮。这一类大疱也称为神经性大疱。 大疱性药疹:药疹的皮损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大疱形式。皮疹可以局限,也可广泛。 水肿性水疱:特别见于长期住院的老年病人和长期全身水肿的病人。当慢性水肿急性加重时患者可出现水肿性大疱,尤其在全身性水肿时的下肢,水疱紧张,一般水肿消退水疱也会消失。 虫咬后水疱:这种水疱一般发生在蚤咬后最常见。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急急如令杂志主编:刘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