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一个成熟的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分娩过程并非越快越好,初产妇全部产程约需13~18h,经产妇也需7~10h。如果子宫收缩节律性正常,但收缩过于频繁,收缩力过强,使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迅速,初产妇总产程不足3h,经产妇不超过2h者,医学上称之为急产。
急产进展迅速,产妇可能分娩在就医路上等公共场所。产妇来到急诊时胎儿已经娩出或接近娩出而来不及送入产房分娩,可导致一系列母婴并发症,包括严重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感染、新生儿窒息及头颅血肿等。
急产产妇多数产前检查不够,且多数产妇对临产及分娩先兆认识不足,缺乏对临产及分娩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部分产妇认识到临产但未正确认识分娩先兆。部分急产妇也因痛阈值高或思想麻痹大意,缺乏产前检查的正确认知。
我们来看看这些急产产妇是怎样诉说的?
A说: “我今早突然流了很多水出来,我还以为怀孕月份大了忍不住尿,不知道是破了羊水了。
B说: “我婆婆和妈妈早就跟我讲了,肚子痛就要到医院了,但我肚子痛不明显,就是腰坠的厉害,老是跑厕所拉大便,又拉不出。后来医生告诉我,一阵阵腰坠就是宫缩,想拉大便就是要生了! ”
C说:“肚子痛就是要生产了,但我没觉得很疼,没必要那么早去医院。”
D说:“我是第二次生孩子了,我生第一胎时痛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这次才痛了两三个小时,我以为没那么快。”
E说:“前几天我下体就流出一些淡红色黏液,肚子不疼,我哪知道那是快要临产了,也没去医院。”
F 说:“工作很忙,小时候读书又不多,我亲戚给过我一本生孩子的书,很多看不懂,也没耐心看,生孩子的知识主要是我老乡、朋友告诉我的。”
G说:“我离预产期还有 1 个月,这次腹痛我以为是吃错东西了。”
H说:“我看电视里都是要痛得死去活来才生的,上次我工友也是痛了很久才生的,我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生了。”
I说: “我知道要生了,但我老公去上晚班了,给我嫂子打电话,等她过来我才来医院,耽误了时间。”
J说: “我平时在家做家务,照顾 2岁的儿子,老公去打工,临产了等我老公回来带上儿子才去医院。”
K说:“我们乡下产前检查就是请接生员摸摸胎位,看看正不正,能不能生,我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医生说胎位挺好,后来就没再去过。”
L说:“我到了医院,医生说做检查要我填一堆表格,我看不懂就走了。”
M说:“我不知道可以打“120”急救电话,我在路边等车时分娩了,路过的人帮我打了电话。”
一定要重视定期的产前检查!接受规范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
孕产妇一定要重视定期的规范化产前检查。无妊娠合并症者妊娠10周进行首次产检并登记信息,孕期需进行7次规范化产前检查,分别是16、18-20、28、34、36、38、41周。经产妇还可能增加孕期检查次数。高龄或有其他合并症的高危孕妇检查次数也会增多,具体情况根据病情不同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医生会根据孕产妇个体差异,如宫颈条件、胎儿大小、羊水情况、胎先露的高低、B超结果等,个体化估计产妇预产期,指导安排合理的住院时间。尤其有急产史的孕妇更应重视产前检查及医生嘱托,在预产期前1~2周提前住院,保证分娩安全。
如急产产妇处于临产阶段,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产妇及家人可以做什么呢?
1、保持与“120”急救人员联系畅通。如在公共场所,注意产妇的遮挡。
2、产妇取平卧位,臀下垫清洁织物,如毛毯等。防止急产过程中婴儿意外伤害。
3、产妇做深呼吸,轻轻按摩腰背部,有大便坠胀感时张口呵气,不要向下屏气,以减慢分娩过程。更不能上厕所,以防分娩发生在厕所时造成意外伤害。
4、产妇的家属可以备好卫生纸,婴儿包被衣物等用品。
5、呼救救护车时看见胎头或胎儿身体部分娩出,此时救护车未到之前胎儿就可能随着宫缩娩出,紧急情况下家属可以在“120”急救人员指导下,洗净双手并用酒精或白酒擦手,站在产妇右侧,清洁新生儿口鼻防止血液、粘液吸入。必需时根据急救人员口述指导作断脐处理。家庭用的剪刀等断脐用物都要用碘酒、酒精擦洗,没有时可用白酒代替,或将刀口在火焰在烧灼,达到消毒目的。
6、婴儿在娩出的那一刻就要接受离开母体温度的挑战,注意婴儿的保暖保温。
如救护车到达,产妇已将胎儿娩出,仍需要将产后的母婴送往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新生儿需要到医院接受破伤风抗毒素的注射、脐带的院内2次处理以及新生儿初生疫苗的接种。
急产的恰当院前处理固然重要,但急产的预防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孕期产前检查及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必须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
急急如令杂志主编: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