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你所不知道的“小艾”

作者:张海娣    2020-06-28原创标识

收藏

艾滋病从来就只是一种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乙肝这些慢性病一样。目前艾滋病已经进入到了可治疗阶段,并向着可治愈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大众目前对艾滋病的认识和宣传相对滞后,仍然有很多社会公众恐艾现象严重。其实,只要严格筛查,按时服药,艾滋病感染者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小艾”的迷之起源

1981年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记载艾滋病,起初科学家们认为艾滋病病毒(HIV)是从灵长类动物身上传染开来的,在黑猩猩体内确实发现了猴免疫缺陷病毒,但是这种病毒是如何感染到人类的,而且黑猩猩为什么没有患上艾滋病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小艾”只攻击免疫系统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对于我们而言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没有了免疫系统的屏障作用,我们就很容易被其他疾病攻击。HIV本身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是当它慢慢摧毁我们的免疫系统后,人们就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导致复合感染而死亡。



长期潜伏的隐形杀手

事实上,部分感染HIV的患者在初期没有什么的特别的症状,而且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长达10年或更久。所以在发展成为真正的艾滋病患者前,患者往往不易发现,在这枚隐形杀手的作用下,终因抵抗力极度下降而出现多种感染。



“小艾”也有弱点

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一定觉得艾滋病很可怕。的确,对于这种病死率几乎100%的疾病还有一个称呼------“超级绝症”。但其实HIV也有很多弱点。


病毒本身很脆弱

如果将其暴露在空气中只需几分钟便会死去,可以说“小艾”病毒一旦离开人体温热潮湿的内环境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正因其脆弱性,加之携带者的眼泪、汗液和唾液中HIV病毒非常之少,所以与HIV携带者发生普通的社交如拥抱、亲吻、同房间呼吸、一起使用健身器械等是安全;


传播途径很有限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除吸毒者、需输血者和医务人员外,普通大众基本不会因为血液传播这条途径感染艾滋。而母婴传播这条途径也可被切断,如“母婴阻断技术”成功率较高,只是面临的困难是大家没有正确认识艾滋,接受治疗的时期较晚;而性传播这条途径的感染概率并不是百分之百,通过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的预防艾滋病;


综上,艾滋病并不是很恐怖的,大家需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艾滋携带者和患者。同时我们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律和规范自己的生活。若不幸成为HIV携带者也要积极治疗。治疗方法现有药物可以帮HIV患者维持20余年正常生活,有知名杂志表明:“鸡尾酒疗法”自推出并全球推广后,HIV携带者和艾滋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延长10多年。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张海娣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