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只能算是一般晚睡的人,每天十二点左右睡觉,和我的室友比,已经是“中老年”级别作息了。
自从上了大学,就粘上了晚睡的坏习惯。虽然有时候第二天没有事情,睡得晚不过可以起得晚。但多数时候还是睡得晚起得早,导致起床时候极其痛苦,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到教室上课,效率极低。
但关键是,除去了失眠的人,如果你有学业、工作压力在身不得不熬夜就罢了,可多数情况是:即便没有任何事情,你还是会晚睡。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晚睡的主要原因是拖延。常常在该去洗澡的时候刷手机看电脑,磨磨蹭蹭好不容易洗完了澡,躺在床上又开始刷手机看电脑…然后不知不觉就很晚了…等睡觉的时候满怀负罪感。
相信很多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其中又以经常接触网络的人为主,所以,大学生应该很多。
其实熬夜并不是一种正常的习惯,它和社交网络依赖症(一直刷手机、刷微博、只要手机不在身边就特别心慌,生怕别人不联系自己)一样都是强迫症的一种。
那么,晚睡强迫症是什么呢?
本部分参考了KnowYourself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俞林鑫的回答。
首先,区分一下晚睡强迫症和失眠者。
失眠者是想睡但睡不着。
晚睡强迫症,指的是在该睡觉的时候逼着自己保持清醒以逃避睡眠。这类人在晚间多会游荡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浏览论坛,或者找人煲电话粥,或是在快节奏的强劲音乐中疏散压力;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做些事情,比如收拾房间、看杂志、写文章等。明明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晚睡强迫症很独特,因为通常人们会拖延自己不想做的任务,而睡眠很少被认为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人们不愿意睡觉,是因为手上的事比睡觉更吸引人。研究指出,当人犯困的时候,意志力本来会格外低下,所以虽然第二天一早总是会后悔,觉得没有什么比睡觉更吸引人,晚上睡前还是会无法克制。
而如果你觉得,你拖延不睡并不是因为手上的事情比睡觉更吸引人,而是有其他低落、没有动力、行动缓慢的感觉,你需要更加警惕自己是否存在抑郁情绪。
那么,熬夜会带来什么呢?
关于熬夜的坏处,我相信你常会看到各种熬夜猝死的新闻。还有……
熬夜会使注意力无法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熬夜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熬夜会影响血糖调节,导致 2 型糖尿病;
熬夜会使免疫功能下降;
熬夜会引起肥胖;
熬夜还是 2A 类致癌物……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熬夜是人们向自己健康赊债的一种“赌博”行为,筹码就是“睡眠”。研究生物节奏的专家对长期熬夜的人和坚持早睡早起的人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人更易遭受癌症侵袭,熬夜使睡眠规律发生紊乱,影响细胞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长期缺乏睡眠可使胃肠内分泌失调,导致代谢功能失调、过早衰老和忧郁。
我相信你看这些还是挺无感的,找来了知乎上有关于“晚睡的危害在什么时候体现?”的提问,看看大家是怎么回复的吧。
▼
@刘莹
大学的时候天天熬夜打游戏,甚至有时候通宵刷本,但是那会年轻啊,熬夜有什么关系,通宵有什么关系,再疲惫只要睡一觉就可以满血满蓝,至于脸上黑眼圈/干燥脱皮/皮肤粗糙,几张面膜一敷很快又恢复成光彩照人的青春活力美少女。
那会我沉迷在夜晚的游戏世界,完全忽视了偶尔忽然而至的耳鸣和晕眩。
毕业后开始工作,起初只是发觉当初在学校时看书过目不忘的自己变得记忆力越来越差,越来越丢三落四,难以集中精神,时常轻易的陷入精神恍惚。我那会感叹果然毕业了就开始衰老,直到后来终于意识到这些是当年日复一日的熬夜给自己身体带来的无法逆转的伤害。那会自以为的满血满蓝光彩照人,都只是表面现象,所有身体的透支都被时间一笔一划的记在了账本上,预备一场来日方长的报复。
那会我17岁,现在我26岁。
皮肤干燥、缺水、黯淡,深感再昂贵的护肤品都拯救不了肌肤时的深深无奈,长斑,伤口愈合的速度明显变的缓慢,神经衰落,易过敏,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低到不能再低,暴躁易怒,缺乏耐心,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
所以相信我,熬夜晚睡带来的伤害,你的身体都会睚眦必报,时间不会太久。
@李小狼
你又丑又胖内分泌失调皮肤暗黄的时候。
@王温暖
睡得晚就会吃不该吃的东西,说不该说的话,表不该表的白。所以,早点睡吧。
@乐野兔小姐
真的,别说那些通宵的人了,我是一个从不通宵的人,最晚会强迫自己一点睡觉。(是不是对有些人来说这跟不就不算晚)可是就在我连续一个月一点睡觉以后:
1.肩周炎复发。
之前高三因为压力肩膀受寒特别疼,但是大家都知道,高考就是最好的良药,我考完了也基本没事了,晚睡一个月以后直接复发,不能抬手超过三十秒。
2.短期记忆力减退,易烦躁。
说实话,我挺对不起我有俩朋友的,这段时间,我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火,我的发火不是发泄出来那种而是说拐弯抹角的话,不理人。我很烦躁能看出来,可是雷区却很奇怪,我好的时候会跟她们说说笑笑,不好了就啥话都不说。
3.睡眠质量急速下降。
身体会有一些不适的反应,比如心脏的刺痛之列的。很痛苦,肩周炎之类的,好好休息就好了,我之前好好睡了两天已经好很多,可是晚睡带来的负面情绪,易烦躁是很难消除的。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很容易激发抑郁。抑郁就很可怕了,我觉得晚睡的危害中猝死算最轻的,一旦抑郁了真是生不如死。
好好睡觉!
或许有人会说,熬夜补回来就行了吧?
偶尔熬夜还是能够补回来的。但对于长期熬夜,要非常残忍地说……真的不能补回来。
如果经常熬夜,总靠白天补觉,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如果体内激素分泌出现紊乱,就可能会引起失眠和前面提到的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到底什么时候睡觉比较好?
每天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因此,医生建议人们从23时左右开始上床睡觉,次日1至3时进入深睡眠状态,好好地养足肝血。
该怎么让自己早点睡
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早睡,自己网上搜,哪里都有。
不过对于我来说,很有用的一个是知乎上这样的一个建议。
@苏杨
我怎么感觉很多关于如何训练自己提前入睡,分成几个步骤操作的答案对我来说都像是一种精神凌虐。
那些睡前训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你要让我睡前不说话,不上网,光躺床上做傻兮兮的放松运动,我一定会觉得,God!~,I'm crazy!何必要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情呢?安然舒适的入睡是一件多么惬意且重要的事情啊,我不相信一个无法控制自己入睡时间的人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把它变成习惯,真正改变睡眠时间。我想问一下,之前看过类似方法后现在真正坚持下来的人有多少?
与其控制人性,改变人性,倒不如顺应人性,安抚人性。以下方法,亲测有效。
其实我们之所以很晚还不想睡去,只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入睡意味着结束,我们迟迟不愿入睡只是因为我们迟迟不愿放下手边的娱乐,和今天的自己说再见,我们的心是浮躁的,还没有得到那个“恩,够了”的满足。但偏偏很多人在睡前的焦虑中会试图通过刷微博,刷知乎,不停的在信息流中漫游来找寻自己的满足感,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这样做只会让心变得更加浮躁。
其实我们心里需要的只是一个仪式,一个完整的带有仪式感的行为来让自己的心得到满足感,来告诉自己,今天已经结束了,我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了满足感,可以心甘情愿的睡去。记住这个仪式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浏览和查看,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观看或者聆听。
比如可以听一段完整的抒情文字,有时我在不愿入睡的时候会让自己听一段类似”陌声人广播“或者私人电台这种文艺电台的呢喃,因为我向往这种夜晚的自省与反思,然后心就会得到满足,安静入睡。
比如读一段完整的文字,让自己在流畅完整的阅读中得到满足,你潜意识里会告诉自己,我看完了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做完了,于是心不再焦虑,可以甘愿睡去。再比如听一张完整的专辑或者是看一段完整的视频。
总之这件事情要是一件流畅的,完整的,让你心里感到满足的事情而不能是碎片的,零散的。这样做完,内心多半都会感到安静和舒适,同时大脑也会告诉你:“恩,我可以去睡了。”
我们的心需要一个仪式,睡不着,看这文安慰自己就行了。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做完了,关键是潜意识告诉了自己就好。
最后
没什么事情就别再熬夜了
从今天起快好好睡觉吧!
么么啾
参考文献: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17959/answer/131477706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61485/answer/28389114
3.http://www.cndzys.com/jxzixun/jiankang/1385275.html
4.熬夜——向健康赊债[J]. 妇幼健康, 2003(5):26-26.
菁菁校园杂志主编:赵珂漾
菁菁校园杂志 菁菁校园杂志 菁菁校园杂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