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竹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陈抟
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晚上睡不好,次日白天不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异常烦躁,干啥都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兴趣。有人统计,45%的车祸和50%的工伤事故与缺觉有关。长期失眠对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你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可以诱发多种疾病,亦可能是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或躯体疾病的先兆表现。
资料显示,人不吃饭可以活20天,不喝水活7天,而不睡觉只能活5天。在久远的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士兵有一种刑法,就是剥夺犯人的睡眠,当被剥夺睡眠几天以后,犯人就会中风死亡。动物试验显示,剥夺动物睡眠2至3周就可以导致动物死亡。这些例子虽然残酷,但也告诉人们,睡眠对生命是多么重要!近期的有关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睡眠对脑细胞可造成永久性伤害,也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见睡眠对健康也非常重要。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必需过程,这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睡眠约占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古今中外,不少有识之士对睡眠的价值已有很多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称为著名睡仙的北宋道教学者陈抟(871~989年),以睡方和睡功传道,颇具影响的《半山翁诗》-“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之所以流传至今,影响甚大,说明睡眠的重要价值早已为人们所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证明很久之前,人们就已发现了失眠或睡眠障碍对人类的危害。“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亦是对睡眠重视的又一佐证。古往今来,善养生者尤其注重睡眠。可以说,没有良好的睡眠,就没有健康的人生。在养生学里,睡眠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还精养气,健脾胃,坚骨强筋。”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抗衰老、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和提高免疫力,睡眠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的生理需要。
大脑是在睡眠中修复负责记忆的细胞,长期失眠这部分细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损失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而良好睡眠对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则有着很强的作用,相反长期失眠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很大,可加快多脏器的衰老、功能减退和引发一系列疾病等。
良好睡眠的基本指标有四个。
第一,睡眠足、质量好。一天的最佳睡眠时间要保证7到8个小时。老年人可略少,但睡眠质量一定要好。
第二,入睡容易,一般上床20分钟内入眠。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往往能提示睡眠质量的好坏。
第三,睡眠连续,不会中断。不是半夜醒来难以入眠。
第四,白天精力充沛,极少打盹,工作学习效率高,这也是验证夜间睡眠质量的最好标准。
首先,要消除心理纠结和焦虑情绪。治疗失眠关键靠自己,先睡心,后睡身(目),心静自然眠。一般认为,失眠者多是“心”没有静下来。心里有事,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越思考,越难入眠。入眠困难者多伴有烦躁、焦虑,而焦虑与睡眠困难又很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失眠。此时不妨先把事情放下,不去想它,暂时想不开的,先放放。也许好好地睡一觉,再去解决可能效率更高,甚或一觉醒来就可能悟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调查显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之所以越来越高,主要就是因为心理有事,睡前“心”未能静下来。失眠由多种原因引起,失眠可能是躯体疾病伴发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在很多精神疾病中,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失眠还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引起。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原因的80%属于心理因素。压力过大可引起人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身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这些激素使人的警醒程度增高,深睡眠减少,表现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降低。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也会使人烦躁不安,心慌、肌肉颤抖、手心足底冒汗等焦虑症状,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睡眠。
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也影响了很多人的睡眠,特别是许多年轻人的睡眠障碍往往是由于晚上用手机聊天或网游时间过长。有研究指出,电视机、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中的屏幕灯光会破坏人的睡眠生物节律,以致失眠、多梦、易醒及视力减退等。因此建议,特别是老年人,为保证睡眠效果,晚饭后应尽量减少电子设施的应用时间,并减少脑力劳作。
睡前进行一些适当的放松运动,除了能放松身体,更重要的是让心静下来,身心放松,睡眠质量会更好。另外,就是阳光心态。除了调整好心态外,足够的阳光照射也是多数人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老年人,足够的阳光照射对保证生理及精神上的健康更为重要。太阳光是校准体内生物钟、调节生理节奏的最有效媒介,还能够调节睡眠/觉醒周期,能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时间。
良好的睡眠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息息相关,长期熬夜,昼夜颠倒也是睡眠障碍的助推剂。因此,要想一觉睡到自然醒,养成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睡觉时选用的枕头也大有学问。多年来,高枕无忧一直在误导人们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睡眠习惯,久而久之也就传了下来。其实,高枕有忧!东汉刘熙说:“枕,检也,所以检项也。”即枕头枕颈不枕头,枕头是用来承垫和约束颈项的。实验发现,枕头高度在6-9厘米时,脑电图最早呈现了平稳的休息波形,说明这个高度对人体休息很适宜。
另外,还有一些有助于睡眠的小窍门与大家分享。比如,睡前半小时不要再看电视、写作、思考,让心先静下来;晚10点后不再喝水,减少如厕;晚饭不要吃太饱;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保持睡眠环境的清洁、安静、关灯、空气流通、舒适整洁的床上用品等。若是采取上述措施后仍难以入眠者,亦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选用催眠药物。
朋友们,拥有良好睡眠,才会有健康人生。要想“倒头就睡,不用受罪”。就让我们静下心来,逃离纷扰,安然入睡。这里让大家共赏白居易(772年~846年)作于832年秋的一首诗--《秋雨夜眠》,时年60岁的诗人对老年人清静淡泊、安然美睡场景的真实感悟。也许对悟透“良好睡眠健康人生”有所帮助。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作者:中华行为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济宁医学院教授 杨志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