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质人群的特点
气虚质指元气不足状态,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以“能量不足—虚”为表现。此人群易患感冒、头晕、脏器下垂等病征。容易疲乏;容易气短;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声音低弱无力;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虚质人群的自我调摄
宜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
食养方法: 补益脾胃,兼顾心肾。加枸杞子、桑椹、蜂蜜等。食性平和,宜为平补。气血两虚者治宜益气生血、益气活血、益气摄血。忌寒湿、油腻、厚味食物。 推荐食材: 补气类:糯米、粳米、小米、粟米、白扁豆、山药、大枣、猪肚、牛肉、鸡肉、乳鸽、鹌鹑、鲫鱼、红糖、饴糖、黄芪等。 平补类:豆制品、墨鱼、蛋、猪肉、山药、茯苓、大枣等。 温补类:冬虫夏草、核桃仁、羊肉、肉桂、干姜等。 推荐食养方: 黄芪炖鸡:生黄芪30克,母鸡1只。加入姜、葱、大料、盐等炖煮。 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气海穴、关元穴。采用掌根揉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这两个穴位亦可以采用艾条温灸,增加温养益气的作用。气海穴:下腹部的前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下腹部的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中医常见养生保健方法如下: 情志养生,生活起居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食疗养生,推拿养生,针灸养生,药物养生,外治养生等。建议单一体质偏颇的人群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技术干预个体的体质;如果自我干预数周后疗效不显著,或者是复合体质的人群建议选择专业中医师进行望闻问切等诊治,做进一步的调摄治疗。
中医预防保健科 方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