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急性上感,你的宝贝中招了吗?

作者:管娟    2020-06-25原创标识

收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AURl)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90%由病毒引起。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婴幼儿时期由于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


病因

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均可引起,病毒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最常见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小儿上呼吸道解剖特点:呼吸道短,狭小,无鼻毛,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感染



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如气候改变、空气污染、居室拥挤、寒冷潮湿、通风不良、儿童被动吸烟等。

(2)护理不当致儿童受寒。

(3)防御功能降低:如营养不良、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易致反复感染使病程迁延。


症状及特点

(1)一般类型上感

呼吸道局部表现:主要为鼻塞、流涕、喷嚏等

全身表现:高热,可伴呕吐。甚至出现热性惊厥


(2)特殊类型上感

疱疹性咽炎。表现高热、咽痛、流涎、厌食等。

咽—结合膜热,多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住院期间健康指导


环境

尽量减少陪客,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病房每日通风1~2次,但应避免对流风


饮食指导

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咽痛者不宜进食过热、辛辣食物。


呼吸道清理

分泌物多时,采取头侧位,以保持一侧鼻腔通畅;当结痂时,可用棉签蘸冷开水,轻轻将结痂拭去,并用少许油类(凡士林等)涂抹鼻翼周围的皮肤,以减轻皮肤疼痛。


高热患儿护理指导

患儿卧床休息,盖被不要过厚;体温超过39度时给予物理降温;及时更换湿衣服;指导家属观察降温后患儿反应,观察有无惊厥先兆;加强口腔护理。


中耳炎防治

如不要捏住患儿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涕,以免鼻咽腔压力增加使炎症经咽鼓管进人中耳引起中耳炎。


预防并发症

如患儿出现哭闹不安、用手抓耳,有浆液或脓液流出常提示并发中耳炎;若患儿颈部淋巴结红肿有触痛,提示并发颈淋巴结炎,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处理。


用药指导

  • 使用解热剂后:请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 高热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剂:应注意观察止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 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实验室检查指导

  • 外周血象: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 病原学检查:一般不做,必要时可用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明确病原菌



出院健康指导

  • 遵医嘱服药、休息,按期门诊复查。

  • 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季应经常清洗空调的过滤网,减少病菌进入。

  •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吸人性的过敏原。

  • 加强患儿的营养,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及时添加辅食,指导家长添加辅食的方法。积极防治营养不良等疾病。

  • 注意保持鼻咽部通畅和口腔清洁。

  • 指导家长学会观察患儿惊厥先兆及惊厥时应急处理。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管娟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