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你我拉着大包小包行李箱,带着憧憬,来到广东医科大学。开始了,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使命的医学人生。
从入学军训时的青春懵懂,到上第一节解剖实验课,初涉医学的紧张专注;从学霸课室、图书馆里圈地占位,到走进外总课堂,穿衣、洗手、戴手套、缝合、打结,一次次地感受医学科学的一丝不苟。
当沙滩上写着“实习顺利”的祝福,时光就已把我们带到了准医生的角色,在医院里直接面对生命的真谛,在影像学科的课室里,穿梭光与影,明辨是与非,在手术室里,为生命保驾护航。
5年的学医生活犹如白驹过隙,毕业的脚步不知不觉向我们走来,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已经敲响。
“广东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7届感恩·再出发毕业季活动,最后一堂课暨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十位由学生投票选出的最受欢迎老师,有的刚下夜班从医院匆匆赶过来,有的即将要出差参加学术会议,但也赶到现场与同学们道一声道别。他们在台上接受来自同学们祝福与颁奖。
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代表佟琳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她的从医心得,在实习之初就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个死亡病例,思考、规划与执行自己的从医生涯;10年前,当自己成为了一名病患,感知了疾病给身心带来的疼痛、冲击,与患者角色互换成为她引导自身的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6年前,佟琳老师的母亲因外伤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在老家抢救,那时的她体验了重症患者的家属经历的心理煎熬。从医生、患者到患者家属的经历体验,佟琳老师总结出了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素质:过硬的专业水平、更新知识的能力、有人情味的人文关怀、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的精神。
5年前,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书记是他,5年后给毕业生上最后一堂课的院长也是他,他就是第三临床医学院的王双苗院长。在这弥漫的青春的热情,离别的忧愁之际,王院长还是沉下心来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哲学课。再多的叮咛也最终化作对同学们未来职业规划的嘱托《从医“哲学”——从医学生到医学家的职业追求》。我是谁?医学生、医生、研究生或其他?我从哪里来?对生命的探索,麻醉医师的进化史、影像诊断进展的多元化中,道出医生职业新动向,该如何跟随?我到那里去?王院长与同学们探讨实现医学家的路径,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所有的的词汇都匮乏,唯有这九十度的鞠躬,再真诚地给大学里的每一位师长说一声“谢谢”,才能从心底里呐喊出我们最长情的告别。
毕业典礼与学位授予仪式的帷幕悄然落下,然而今天,2017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背上了行囊踏上新的征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你我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医学说》
——改编自歌曲《你曾是少年》
仿佛昨天,你初见彩虹映月。
可等到离别时,你却没说一个字。
你只是,挥一挥手,像从未相识,眼泪却不停的拭。
红棉花开时,却又感觉怅然若失。
千禧园前,你许下医学誓言。
绿茵上烈日炎炎,却毅然一起向前。
当初少年,是为了梦想,才相聚一堂。
这方舟已启航。
风好正扬帆,不怕医路艰难。
你我熬过病理生理生化内外妇儿麻醉疼痛重症的寂寞时光。
立志立德,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留学考研工作规培迷茫之中忽然醒来。
站在暂别的舞台。
只想让青春时光定格在这节拍。
寒来暑往,光影之间你不负众望。
春去秋来,无影灯下你保驾护航。
学医之路漫长,救死扶伤永不忘。
麻醉携手影像,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显微镜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选择奉献,踏入广医你敢为人先。
愿你热血未凉,愿你无悔杏林堂。
愿你能以梦为马不负广医人。
健康所系,你揭开医学神秘。
医学生走出校园,用画笔诠释誓言。
原来漫画,也可以这样,画得生动形象。
知识跃然于纸上。
蚂蚁来科普,开拓新的道路。
系好领带,准备好毕业了吗。
打扫完宿舍以后,像失去了一个家。
生命中的,所有路口,绝不是尽头。
相信我们终究会重逢。
心永远年轻,友谊天长地久。
你我熬过病理生理生化内外妇儿放射超声介入的寂寞时光。
求真求精,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留学考研工作规培迷茫之中忽然醒来。
像被命运叫醒了。
它说你 不能 忘记了 过完一生
寒来暑往,光影之间你不负众望。
春去秋来,无影灯下你保驾护航。
学医之路漫长,救死扶伤永不忘。
麻醉携手影像,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五年之前,你还是个朴素的少年。
选择奉献,踏入广医你敢为人先。
不忘医者初心,为铸健康中国印。
无论你走得多么远,心系广医永不变。
祝愿2017届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
《少年医学说》作词:黄佳彬 周驰宇
监制:王双苗 吴汪 吴斌
指导老师:陈海容、何锦霞、黄明毫老师
文:林雪云、徐晓萍 编辑:叶馨
图:彭翰斐、谢凯麒、薛婷、黄思婧、周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