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医者仁心 护者爱心

作者:傅向东    2020-06-25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558 篇文章


仁爱的志愿之心,光芒永存,医护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坚守的信念。


我学医学,源于家庭的熏陶,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我把自己比喻为,在医院大院长大的孩子,选择医学教育更是青年时的终身追求。
中年时发现,学校教育是三尺讲台,总之在围墙内…
2000年先在小区当平安志愿者,2001年加入到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总队当科普志愿者,至今巳是第十九个年头了…
在校时完成本职教学+辅导专业之外,双休日拿出一天(8小时)当志愿者,把医学健康知识,用通俗的语言…科普给更多的人们,目前,志愿者奉献已过一万小时以上(1万小时相当1250天),深深的为自己坚持的毅力而喝彩!尽管已到66,但心理年轻…
从科技馆讲“人体健康…”人体的九大系统展开,进而把时尚的健康理念融入进去,通俗的语言,听众不时的开怀大笑!人体就是一部最精密的机器,而能量营养来自每顿饭,那合理搭配就非常重要了,饭菜要有均衡,菜肉也要有比例,因为,各自的内在营养是不一样的偏食挑食都不好。吃饭吃饭,就餐时主食非常重要,饭菜搭配也很重要。尽管讲的是常识,但听后提问的人们还是很多,志愿者的耐心就非常重要了,这个科普大舞台让科普志愿者们有用武之地。


640 (1)~1.jpg


上海科技馆“食物的旅行”展项

这次"新冠肺炎"发生,1月“逆行卫士“们奔向抗疫第一线,3月我作为“新冠肺炎流调追踪”专业志愿者,带领上海健康医学院44名应届医学毕业生一起,唯一一支专业志愿者队,奋斗在“流调追踪…”的第一线。记得每天上午9:00~晚上21:00,甚至更晚,这中间不仅心理解释,医学流行病分析,更要讲仁爱关心。甚至,语言(外语)交流沟通能力都要用上,现在想来“抗疫卫士”不仅要培训,还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有耐心,还要有爱心,将心比心,那这志愿者就是爱的天使了。
其实,大学生志愿者都有签约市三甲医院,但这次“抗疫卫士”流调追踪志愿者还是锻炼了他(她)们,因为,志愿精神中有人文关怀,有人与人交流的将心比心,更有专业背景的支撑,实践后的长进真的很快。
有专业医学背景的科普志愿者,大家一起来担当,不奋斗,不青春!志愿者更多的“后浪”们一起来加油!我喜欢!

仅作开场白!大家一起在新时代,用新精神,投入到“志愿精神”的大潮中去!
用仁爱精神,更好诠释“医者仁心,护者爱心"。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志愿者风采杂志主编:傅向东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