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549 篇文章
小时候,我梦想,是成为一名程序员。想当年,整条街的电脑都是我一个人修,装系统、杀毒、更换配件、解决各种电脑疑难杂症一条龙服务,报酬仅需1根冰棍。或许,如果不是在我高中时期,家里亲戚接二连三的生病去世,选择了医学院,我现在应该是一个IT公司的码农吧。
那时我想,如果我去学医了,是不是就能帮助家里人远离病痛的折磨,可是,我学医这么多年,身边的人依旧得病,家里的长辈也一个个去世,好像我并不能改变什么。我能做的,也只是告诉他们挂什么科室,找哪个医生。现实总是给人当头棒喝,我对这个职业失去了激情。
2018年8月,我参加了四川省男护士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四川省男护士学术会。会上朱京慈教授的一篇《护理人的“小与大”》,深深触动了我。为我的男护士生涯指引了一个目标,指导我如何去做一名护士,如何去做好一名男护士。
我沉下心并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把会上的感动和感悟转化为工作的力量,体会护理的“小”,为了解决患者痛苦悉心操作的小,对护理操作小心谨慎的小,感受护理的“大”,对患者关爱对工作热爱的大,对职业追梦的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中,感动于小,感慨于大。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参与了医院真实故事改编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微电影《我的梦想》的拍摄,通过饰演患者的丈夫,从医护的角色换位为患者家属,这样的角色互换,使我深深意识到缺乏医学常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再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漫天的广告,不辨真假的老人,病急乱投医的患者,花光积蓄买来的却是一堆没用保健品,更让我觉得盲目保健的可悲与可叹。
一个想法开始在我脑中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男护士,我可以做点什么了。于是在工作闲暇之余,我为科室病人进行床旁健康宣教,并向科护士长主动提出参与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告诉他们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如何识别当下热点骗局。身在其中,才发现,除了打针、输液,我还能向大家科普健康知识,这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护士所带来的成就感,也让我对护理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之后的日子里,我努力践行着护理人的“小与大”。并思考如何将护理人的“小”转化为大家共鸣的“大”。在医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支持下,我与几名小伙伴,共同创办了一档微信公众号有声栏目——《护理倾听》。通过声音,传播着咱们护理人的小故事,传递着咱们护理人的大能量。
家庭随访时,我察觉到患者药物管理紊乱,老年人常常忘了吃药,药品过期也是家常便饭,所以我想,为什么不通过微信小程序来提醒家人用药及药品近效期,还可以设置亲人微信号共同提醒,增进家人的联系与感情,这个想法也有幸被医院已中标的省级课题《社区居民家庭非处方药物管理,安全风险识别和干预研究》采纳,我这个小小的提议也被拿进了医院的“大”科研。
我是小护士中的大块头,虽然眼睛有点小,但肚子却有点大,我把对工作的热爱和患者的热爱藏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我的目标有点小,但我的梦想有点大,我想向优秀的同道学习,继续将我所学,所获带给周围的人。我是大块头中的小护士,为了我的小目标,和大梦想,我会继续笃实前行,久久为功。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