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她刊 据报道,在一个三百多人的群中,每天聊天消息超过1000条。传播的视频中,受害者大多被带到宾馆,意识模糊,任人摆布。群里还会交流不同的药物有什么样的药性、如何下药最不会被发现、如何解释打消受害者的疑虑等等。 图源:新浪财经 这些药物有着千奇百怪的名字,除了新闻报道里会提到的“听话水”、“乖乖水”等,在群里常被讨论的有“妙手”、“桃心”、“猎艳”、“回春”、“千岛”…… 施害者还会讨论人们服药后的反应供其他人参考。有的药物有催情作用,有的会让人失忆,有的药物副作用大,身体不听使唤,醒来后头晕呕吐,还有的让人过度兴奋,长时间不睡,这可能导致心跳加快、休克,甚至心脏衰竭...... 揭开药物的神秘面纱 不法分子出售的这些药物包装上往往只有它的名字和功效,而没有任何的成分说明。其实这些药物主要起作用的成分有三种: 1.三唑仑(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 2.氟硝西泮(俗称“约会强暴药”、“蓝精灵”) 3.γ-羟基丁酸(俗称“ģ水”,“失忆水”,“快活液”,“FING霸”,“乖乖水”,“听话水”) γ-羟基丁酸(GHB)在60年代初被作为麻醉剂,后来由于发现了其不良副作用,便停止了采用,只用作安眠药之用。 过量GHB能够短时间内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出现GHB中毒,慢性使用在停药后可能出现戒断症状。很容易上瘾,也很难戒除,服用后会伤害肝脏、出现暂时性记忆丧失,同时也会出现幻觉、无法呼吸、知觉丧失及昏迷。 图源:人民网|警方查获的部分迷魂药品 以上药物如故意脱离医学目的进行使用,可称为毒品,属于新型合成毒品。 在百度搜索三唑仑就会发现,温馨提示了中国禁毒网的链接。三唑仑、氟硝西泮都是国家管控的精神类药物,按规定不得零售。因此,此类不法卖家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涉嫌贩卖毒品。 对于这些不法分子和流入市场的非法药物,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我们也需要对此有多一些了解,提高警惕,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根据相关报道揭露的内容,施害者可能会在饮酒中途,受害者已受酒精影响并放松警惕时将药物溶于酒精中,或将药物溶于饮料中插好吸管递给受害者并催其快喝,因此在外就餐饮酒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随便喝他人给的饮料;受到伤害或发现身体异常时,及时报警并前往医院检查。 此外,无论是N号房事件还是迷奸药事件,受害者中都存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受到的伤害可能更为严重。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除了查处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加强性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尤为重要;在性教育中,不仅要包含自我保护,更要包含绝对不可以侵犯他人。 参考资料: 文摘菌 大数据文摘:韩国N号房之恶,最小受害者11岁!女性与儿童正在线上被施暴,我们能寄希望于AI吗. https://mp.weixin.qq.com/s/FI9MYlib3mj9_430gdt--A 田静 女孩别怕:揭秘中国迷奸药产业链:我们与N号房的距离并不远. https://mp.weixin.qq.com/s/6PSgdhX-VLvOfwM8wDhDQQ 新浪财经:网售迷奸药打保健品幌子 卖家在线指导如何下药.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8-10-29/doc-ifxeuwws9023159.shtm 本文内容转载自“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