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相生相克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一般认为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至过后,一阳生;夏至过后,一阴生。 其实,进补不在冬,夏天膏方也可行。早在古时民间已有《夏九九歌》,前人已对夏季起居饮食养生深刻认识,今人却对此遗忘不少。二至如枢纽,开阖皆可拨,却看如何调?
我国地大辽阔,前人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论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非常有价值、实用。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较多,气温偏高,空气易潮湿,天气较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尤其在霉雨季节。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人易致疰夏、中暑等病。秋冬也易表现为脾虚湿阻,如:胸闷、胃纳欠住、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等。故在进补之前,可服补肺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饮疗方面可喝些米仁、莲子汤等清淡之品,则效果颇佳。
而膏方,又称为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山海经》 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只要储存适宜,四季可用。
在各种进补的方式中,“素补”是一种好选择,尤其夏至后。在临床中,不管患者什么状况,辨证施药是关键。首先应调理身体内环境,只有内环境适宜了,才能考虑下一步的补养。如今不少人平时饮食肥甘厚味又少动,脾胃困湿,蛋白质摄入严重过量,给肠胃造成严重负担,不仅没有达到进补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药补也分荤素。“素补”是当今四季调理的合理选择,尤其夏天。
膏方虽然主要适宜在冬季,同样夏季也需要养生保健,素补膏方尤其适合华东地区、江南地带的人群。素补,是夏季膏方适宜选择。
作者:
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许良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
(上海市中医医院 芷江路中路274号)
周日上午隔周
(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石门一路67弄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