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173 篇文章
冬至刚过,又迎来了圣诞和元旦双节,每逢佳节胖三斤,广大吃货们在密集来到的节日中,又找到了大吃三顿的理由。这不,刚过完节,哼着“铃儿响叮当”来上班的华太格医生就被胖了一圈的健健震惊到了: “天哪!健健,半个冬天没见,你咋像被充了气似的?” “嘿嘿!华医生,这不是每到过节吃火锅,一上火锅就吃多嘛。都说秋收冬藏,这么冷的天,我可不得储存点能量抗抗啊。这一不小心,就胖了七八斤。”健健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 “多少斤?”华医生吓了一跳。 “这个……其实吧,是十五斤。” “健健啊!”华医生震惊了,“你可得注意减肥了,原本就挺壮硕的,这一下子长了这么多肉,可有点危险啊!我看,你的BMI指数已经超标啦。” 健健疑惑地问:“哎,华医生,这BMI我知道,就是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身高(m)},我就胖了点,有啥危险啊?” 华太格医生微微一笑,又到讲科普的时间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最新的癌症发病统计,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所以肠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作为用于我国无症状人群筛选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高风险人群的工具,亚太结直肠筛查评分及其修订版中,将“年龄、男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和肥胖” 作为危险因素的关键词。 对于我们来说,“年龄,性别,肠癌家族史”这些都属于客观因素,我们无法去控制,能自己避免的就是“吸烟和肥胖”了。吸烟作为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而肥胖的危险却也不容小觑。 肥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肥胖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癌症。过去的研究证实,与肥胖有关的癌症包括乳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以及肾脏癌。如今大量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又显示,肥胖与肠癌有密切关系,超重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当BMI>30,可令结直肠癌的发生危险增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这一危险因素在男性中更加明显!讲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女生就安全了?研究还发现,无论男女,结肠癌的发病还与大家的腰围正相关,也就是说腰越粗,越容易有肠癌的风险,这种影响在运动量减少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所以,肥胖不仅影响我们的外在形象美观,更关系着内在的身体健康!胖了真的很危险,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说到控制体重,还是那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首先饮食上,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品,应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包括粗粮、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饮食。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当然,不是说上来就让大家都去跑马拉松,过量或不适合的运动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伤。一般来说每周2-3次,每次30-45分钟的运动量比较合适。2016 年一项研究发现运动能显著降低多种癌症发病率,而在降低全因死亡率(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方面,排名前三的最佳运动是羽毛球、网球等挥拍运动,游泳和有氧运动。 其实,运动就是一种“处方”,有了最佳运动,不同年龄段也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人民日报曾发布文章,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黄金运动”。 1-7岁---游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游泳不仅能调节心肺功能,还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8-25岁---球类运动 这个年龄段,球类运动能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有助于肌肉和骨骼发育。10岁左右的孩子可多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锻炼身体灵活性;稍大一点后,可多参与篮球、排球等竞技性运动。 26-45岁---爬山、慢跑 这个阶段的人处于生活、事业的爬坡关键期,压力较大,容易诱发慢性病。爬山和慢跑既能改善心肺耐力,加速新陈代谢,还能缓解压力。 但是,肥胖者和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经常爬山。 46-65岁---健步走、力量锻炼 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应以安全、简便、能稳定肌肉群为主。健步走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 65岁以后---弓步练习 此年龄段处于身体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走路容易跌倒,建议多做稳定性练习,如仰卧举腿,弓步等。此运动应由较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故事回到健健这里,面对超重的身形,华医生再次叮嘱他,想要获得健康的身体,预防肠癌的发生,就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动动更健康哟! 注:本文中所涉及之人物“华太格”与“健健”等均为虚构形象,科普所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