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131 篇文章
运动促进了身体健康,使我们身心愉悦、生活充满活力。城市马拉松人气爆棚,小区广场舞大妈热情似火,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运动健身的浪潮中去。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运动,以及运动风险的不知情,也极有可能带来一些运动损伤,导致一些“意外”。因此,让我们一起来开启安全的运动模式吧! 运动安全三部曲 (一)运动风险评估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参加剧烈运动前做好运动风险筛查。 美周护:年年岁岁马拉松,岁岁年年跑没人!——3年国内马拉松猝死14人,面对小概率的大事件,人们的神经是放松不下来。 问题来了:马拉松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大周医:马拉松是无辜的,问题是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吗?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是否属于运动高风险人群。通常我们认为运动高风险人群包括: 1、既往有心脏疾病者; 2、糖尿病和痛风者; 3、运动性哮喘者; 4、有肌肉、骨骼、关节急慢性损伤者; 5、感冒期间患者; 6、高血压者; 7、平时不运动或者体制较差者。 运动高风险人群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 温馨提示:参加剧烈运动前运动风险筛查,其核心评估内容为心肺功能,这一部分是需要专业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相关仪器检测评估的,主要方法为运动负荷试验。 (二)运动损伤防范 (1)运动损伤的分类 1.软组织损伤按严重程度递增一般可分为三类:挫伤、擦伤和裂伤。 2.硬组织损伤包括牙齿和骨骼损伤,在运动中比软组织损伤的频率低,但较严重,常同时合并软组织损伤。 3.过劳损伤由重复性和累积性微创伤引起。 4.头部和颈部损伤包括扭伤、拉伤和骨折、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 (2)运动损伤防范 (三)运动损伤的处理:RICE处理运动损伤的原则 处理挫伤(撞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脱位及骨折,都可以先按照RICE(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压迫,E=Elevation抬高)原则进行处理。 1.要求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2.塑料袋装冰块加少许水直接置于患处,一次冰敷时间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冰敷一次。儿童、少年在冰敷时,应以毛巾包覆冰袋后置于患部,5分钟左右观察一下,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以避免冻伤。冰敷的阶段长短,看伤势的严重性,若是患部仍持续肿胀,冰敷就要继续进行。 3.冰敷过后患处要及时加压包扎,控制伤部运动,避免重复受伤动作,减少出血和渗出。包扎压迫时,从伤处几寸之下开始往上包,大约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状重叠,以平均而加点压力的方式逐渐包上,但经伤处则较松些。以弹性绷带最大长度70%的紧度来包扎获得充足的压力。观察露出脚趾或手指的颜色。疼痛、皮肤变色、麻痹、刺痛等症状出现,表示包扎太紧,应解开弹性绷带重包,避免肿胀应维持弹性绷带包扎18-24小时。踝关节扭伤包扎时可以用U型衬垫加压于踝突周围。 4.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伤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伤部应高于心脏,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都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夹板固定后抬高,并迅速转送至附近医院。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路护航杂志主编:刘薇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