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突发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美国心脏协会(AHA)2016年心脏病统计数据更新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猝死而失去生命,31%死亡是由心血管病所致。我国每年约55万人发生心脏病猝死,50%以上的是心源性猝死,每13秒钟心血管疾病就会夺去一个中国人的生命,而现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心肌梗死患者中大部分可被解释和预测。受多种因素影响,中青年心梗“异军突起”,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往往没有时间进行救治,因此提高公众心梗防范知识知晓率,预防重于治疗,最大程度挽救急性心梗等患者的生命。
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时,就要警惕心脏病发病了呢?当出现以下部位疼痛时,需警惕心脏病发作:
当出现上述部位疼痛时,就像有大石头压着的感觉,并伴有喘不过气来(濒死感)、出汗、烦躁或伴有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在此应特别注意区别心绞痛与心梗。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临床表现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疼痛性质 | 沉重、紧缩感 | 更剧烈、持久,常为压榨性 |
时间 | 数分钟 | 较长,数小时至1~2天 |
硝酸甘油疗效 | 缓解疼痛较显著 | 较差 |
如果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15分钟疼痛症状不能缓解,应立即寻求家属、朋友的帮助,以最快速度到医院就诊;或立即拨打120,等待救助期间应控制情绪,避免活动,家中如有吸氧条件者可吸氧卧床等待,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害。而对于中青年,熬夜、过度疲劳后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冷汗等,一定不能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自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疏忽了身体的警告。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肌梗死是一种患者自己无法处理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尽早就诊是最佳方案,宁可搞错也不要漏过。
相关链接:世界心脏病日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病日”,其永恒的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旨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使人人都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享受愉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