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一天下午,某省城一居民区门口,一名中年女性司机试图驾车从大门出口逆向进入小区,遭到值班保安张先生(化名)的拒绝。随后,女司机下车与张先生争吵数分钟,此过程双方并无肢体接触。因张先生坚持不让女司机逆向进入小区,女司机辱骂其是“看门狗”,60多岁的张先生听到此话,异常愤怒,话未出口即猝然倒地,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众所周知:赤壁战后,孙权、刘备两家争夺荆州,诸葛亮三次挫败周瑜的阴谋,三气周瑜,使心胸狭窄的周瑜一气气得跌下马来;二气气得在船上,不省人事;三气气得金疮复裂,坠于马下,不久便一命呜乎!
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告诉我们,突然暴怒或恶劣的心境确实能致人猝死,这真不是文学家凭空杜撰,而背后的确有科学依据支撑。耶鲁大学的雷切尔·朗佩特博士曾做了个实验,她让病人讲述最近发生的一件令自己生气的事儿,同时用心电图来测量病人心电的不稳定程度。研究人员故意询问让病人回忆起愤怒的情节。她说:“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愤怒的确会增大这些病人的心电不稳定性。”对某些“脆弱”的人来说,愤怒以及其他强烈的情绪会触发可能致命的心律失常,以致发生猝死。
生气等于自杀!并不是危言耸听,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情绪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人心平气和时,呼出气体变成的水,澄清透明;而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的“气水”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的“气水”则有紫色沉淀。他将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可致大白鼠死亡。爱尔马指出,人生气10分钟耗费掉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在任何情绪时都复杂,且具有毒性。
科学家曾对10万例病人病因或诱发因素的分析表明, 63%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其中因遭到别人“伤害”而诱发疾病的占78%。而宽容恰好是对付“他人伤害”的“解药”。“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禅诗通俗易懂,不仅阐释了以退为进的人生哲理,也更清楚地告诉大家宽容是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读读这个小故事,可能会更有帮助
曾有一位名人家里遭了小偷,亲朋好友怕他想不开,纷纷劝导,他在给一位朋友回信中的三句话,让朋友一看就乐了,他说:小偷偷走了家中的一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偷走的是东西,而不是命;偷东西的是他,而不是我。如此心态,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如果小偷不仅偷走了家中的东西,而又把人的好心情给偷去,其结果不是更糟吗?
最后送给大家四句话:小事顺其自然,烦事自我了断,大事客观面对,难事寻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