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914 篇文章
直径约5mm-10mm的小洞,直达肾脏内部,在影像系统支持下,医生通过电视屏幕运用激光等方式进行碎石取石,我们简单称其为“肾脏打洞取石”。

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适合该手术,这需要根据肾结石大小、形态、位置等因素综合评估。虽说是微创手术,但手术后还是需要加强自我管理,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才能快速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出血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
通过肾脏实质打洞进入肾盏肾盂,理论上应该通过无血管或少血管区进入,不过实际上每个人的解剖结构都有微小差异的。有时在穿刺打洞时,难免会损伤肾实质小血管,甚至一些较大的畸形动静脉,这样就会导致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尿。虽然打洞的洞口小,但有时局部的伤口出血也是不胜其烦。
作为患者的我们在手术后如何能够尽量减少出血的发生呢? |
术后24小时内应尽可能制动,术后1周内避免做大幅度动作,术后1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使患侧肾脏和局部伤口得到充分的休息,即使有少量出血的小血管也能在体内凝血系统激发的情况下逐渐愈合。医生根据病情嘱咐我们可以进食后,一定要多饮水,保持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可以使肾盂肾盏内保持一定灌注压,有利于肾实质的恢复。手术后身上带有肾脏造瘘管和导尿管,肾脏造瘘管主要引流打洞肾脏内的尿液,导尿管引流两侧肾脏的尿液,同时肾脏打洞侧输尿管内会留置一根细细的引流管,我们称之为“双J管”。体内尿液将从肾脏造瘘管和导尿管中被引流出体外,医护人员不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自己注意观察引流管中尿液的颜色,在平时翻身时注意观察肾脏造瘘管伤口处纱布敷料是否有出血。一旦有尿色变红加深或伤口出血,需注意保持制动并多饮水,同时通知医生对出血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后续处理。
术后感染是另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
部分患者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某个肾盏颈口,长期梗阻导致肾积水伴有感染;部分患者肾结石为含有磷酸镁氨成分的感染性结石。在打洞建立肾通道时发现引流出白色浑浊感染性尿液时,将留置肾脏造瘘管结束手术,待感染控制后再行碎石取石术。部分感染性结石在碎石时会发现手术视野浑浊,此时手术时间不易过长,否则会导致术后菌血症甚至败血症的发生。术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留置的肾脏造瘘管和导尿管中尿液是否浑浊、是否有持续或间歇性发热、是否有乏力胃口差等不适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应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适当补充肉类加强营养,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尿量,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同时及时通知医生,以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术后出血和术后感染的应对管理可以帮助我们从容度过围手术期。现在如果专业医生告诉我们要做肾脏打洞手术,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啦!
作者:上海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盛旭俊 副主任医师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