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854 篇文章
癌症猛于虎,其中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多层螺旋CT以及低剂量CT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好像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没有症状却被查出有肺结节的朋友。

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无论是治疗还是预后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而CT报告并不能告知大家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所以,“我的肺结节要紧么?要做手术吗?”也成了大家最常见的问题。
不要急,让我们先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肺癌高危人群。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建议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 40 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 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且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看到这里,大家不要忽略掉身处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污染!

我想很多人在看到自己报告上有肺结节的同时就在想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医生了,2018版的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将肺结节中直径<5mm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mm者定义为小结节。
微小结节可直接在基层医院管理;小结节可寻求有诊治经验的医院,比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而10~30mm的肺结节则应该尽早请有经验的专家诊治。
我依然记得身边有一个朋友知道自己有肺结节后拿着自己的CT报告把上面仅有的几个描述性词语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想从字里行间看出这小结节的真面目。“磨玻璃结节”“8mm”这几个词语至今还回荡在我耳边,善良的我愿意为大家找来一些数据来缓解一下小结节同志们的焦虑。
从大小上来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认为结节大于8mm时,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从密度上来说,可将小结节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class nodule,pGGN)、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均有的混杂性结节(mixed ground—class nodule,mGGN)。这里解释一下,所谓实性就是病变密度能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而磨玻璃密度就是指密度虽增高但是不足以掩盖走行的血管的支气管影。研究表明,5 mm的pGGN常提示不典型腺瘤样增⽣,实性成分超过50%的mGGN常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同时肺结节的平均CT值越高则恶性概率越高。
从形态学来说,分叶尤其是深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有壁结节的厚薄不均匀的空洞等影像学特征,均会与恶性结节的风险相关。如果医生用了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你的肺结节,那么你一定要好好听医生的话!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焦虑的朋友想问,除了CT,还有别的方法能判断我的肺结节吗?
从肿瘤标志物来说,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但是下面这几个检查有条件的话也是可以做一下的,比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可作为⼩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选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于⼩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癌胚抗原(主要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细胞⻆蛋白⽚片段19(对肺鳞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等。
对于实性成分>8mm的肺结节,可选用PET-CT或动态增强CT来鉴别。除此以外,还有气管镜检查和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等。
最后要嘱咐大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定的时间去复查,这样即便不幸为恶性结节,也可以第一时间把它掐死在摇篮中。
作者:周军,上海市同仁医院全科医疗科主治医生
擅长:慢性病的综合管理,全科未分化疾病的诊治
延伸阅读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仁怀仁术杂志主编:徐仲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