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达医晓护”与崇杏健康联合成立医患关系研究中心

作者:大医小护    2019-06-05

收藏

2019年6月3日,由“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与崇杏健康管理共同主办的医学传播与医患关系研讨会在沪召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施慧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医学部王韬等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上,正式成立了医患关系研究中心,揭牌了“医学传播与医患关系研究工作室”。


640.jpg


据医患关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万小燕介绍,中心通过与崇杏的满意度测评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医患智能友好度系统,为相关部门提供网格化,智能化,便捷化的一站式满意度调研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病患大众。截至2018年12月,该系统已经覆盖上海14个区的200余家医疗机构,回收患者意见建议104万条。通过对意见的深入分析,专家们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医患互信的重要因素,这里既有健康常识方面的,更有就医流程上的。


“医生,我们俩都是小腿骨折,为何她材料费两万五,我要三万五?!医生在坑我钱,就因为我是乡下来的被人撞的,就要多付钱吗?”这位病人的质疑看来有理有据。很快,相关意见就通过智能系统反馈给了经治医生。其实,真相是这样的:该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小腿内外侧都需要钢板固定,而且胫骨平台有塌陷处还需要植骨;而她对标的病人只是踝关节骨折,外踝上一块钢板,内侧副韧带修补一下就行了,所以两人的材料费和手术费才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医生从疾病的发病,治疗,预后到手术的流程,材料的选择都给患者做了仔细的科普,患者听闻后很羞怯地表示自己是文盲,不懂事,不仅感谢医师的解释,还重新在智能平台上为医生送上了好评。医生由衷地感叹科普宣教对医患沟通和互信的重要意义。


“是的,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需要科普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就医的政策,制度,流程科普也同样重要。在这个需求下,而如何利用满意度调研的智能体系来同步传播健康知识和科学精神,推动医患关系不断改善,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而‘达医晓护’作为国内权威的医学传播智库,与崇杏满意度测评机构成立了医患关系研究中心也就水到渠成了。”“达医晓护”创始人王韬教授表示,未来“达医晓护”的优质健康科普知识将免费引入医患智能友好度系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线上线下服务,并进一步研究医学传播如何促进医患关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患者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布《患者满意度与医患关系研究蓝皮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数据显示,这套智能系统在过去两年已经有效处理投诉3400余起,缓解潜在医患矛盾近2000起,患者反馈好评率增长至94.3%。我们有理有相信,当医学传播和健康科普与医疗服务进一步融合后,可以结出更为丰硕的医患友好之果。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