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大年初一的悬案一举告破

作者:吴萍    2017-06-09原创标识

收藏

大年初一凌晨3点,这时的天仁医院已经进入了除夕喧闹后最安静的时刻。在医院急诊室预诊台门口,护士小美一边打着瞌睡,一边还警觉地竖着一只耳朵,随时准备接诊。
      室外,下着大雨,伴随着这个节气罕见的打雷闪电,空荡的急诊大厅回荡着小美沉重的呼吸声。
      突然,大厅的灯“扑”的一下瞬间全部灭了,伴随着一道尖锐的闪电,急诊室厚厚的门帘“唰”的一下被掀开了,黑乎乎的大厅突然冲进来一群穿着雨披带着雨帽的不速之客。
      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脸上一滴,一滴,流下来鲜红的血,仿佛无数只乌红的小虫子从他脸部模糊的血肉里爬出来。
   “啊”!小美惊恐地叫了起来,张大嘴巴愣愣地看着他们。
      这时候,不知是谁的手机响了,只听手机里传来一阵阵凄惨的哭叫声,凄凉入骨,撕心裂肺。
      此时,灭掉的灯又一明一灭地闪烁起来……
     惊魂未定的小美定睛一看,刚冲进来的这群人抬着两个简易担架,担架上躺着一男一女,四肢不停地抽搐,嘴里胡言乱语,身上散发着尿骚臭。
      小美开始询问他们,到底是什么病使得他们必须赶在新年第一天的临晨来看病?
      原来,病人是一对中年夫妻,今晚病情加重,家属急忙送医,其中的一个家属因为路上太匆忙,不小心撞破了额头。
      这对夫妻,男58岁,女46岁,平时身体健康,2个月前夫妻2人莫名其妙地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四肢不自主抖动等怪异情况,之后 病情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行为错乱。今晚两人突发高烧,半夜出现了大小便失禁。所以家人冒着大风大雨前来看病。

这到底是什么怪病?

 请你们

再猜

猜不出吧?
 
      小美急忙叫来了急诊科内科值班王医生,经过王医生的细细询问,原来
      这是一起由一根甘!蔗!引起的惨案!
      源于2个月前这对夫妻进食的一根霉变甘蔗!
 
      真相揭晓了!让我们来学习一下甘蔗相关的知识。
 
      甘蔗被人们认识并食用至今已有2300多年,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中医认为,甘蔗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阴不足所致的呕吐,热病伤阴所致的口渴,发热,酒后烦渴及痘疹疹出不畅等。冬天当你感到咽喉干燥不适时,啃上两节甘蔗,顿时感觉清凉生津,喉润燥消。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也写到:饱食不需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说明甘蔗有泄火热的功效。
 
      然而,甘蔗霉变后,其中的节菱孢菌产生毒素3-硝基丙酸(3-NPA),这是一种毒力强的嗜神经毒素,选择性损害基底节与皮质,后期损害白质,髓鞘损伤明显,且毒力稳定,用加热和消毒剂处理后毒力不减,没有免疫性。
 
      吃了霉变甘蔗后,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很快中毒,以胃肠道为首发症状,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损害的程度与毒素含量及个体差异有关。年龄越小,发病越急,病死率越高,一般1-3天内死亡,病死率为10%。
 
      引起中毒的甘蔗含毒量为285-6660ug/g,由此推算3-NPA对人的中毒剂量为12.5mg/kg体重,即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中毒剂量为0.75克,而人类对3-NPA的敏感性极高,比大鼠高5倍以上。
 
      慢性中毒者往往发病慢,一般人很难想到出现的种种中枢神经中毒症状是因为吃了霉变甘蔗导致的。本文中的那对夫妻就是因为2个月前吃了一根霉变的甘蔗,神经中毒症状慢慢发展,因此破案难度极高,需要医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各种疾病,抽丝剥茧,最终才解开案件的谜团。
 
      节菱孢菌在外界很少存在,主要腐生在甘蔗。甘蔗储藏期小于1个月,节菱孢菌污染率为0.7%,大于一个月,节菱孢菌污染率增至34%。所以,建议甘蔗储藏期不得超过3周。
 
      再了解一下甘蔗的其它知识
      

每100克甘蔗含糖16-18克,主要由果糖、蔗糖、葡萄糖这些简单糖构成,吃了以后吸收迅速,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谨慎食用。
 
      有唐代诗人元缜写到: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说明甘蔗有醒酒提神作用。其中机理:甘蔗富含果糖,果糖能够加快酒精的代谢,如果饮酒的同时食用果糖有可能使机体内的酒精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如果按照饮用1克酒精就需要补充1克的果糖的比例来,血液中酒精代谢的速度可以加快44.7%,而酒精中毒表现的时间可以缩短30.7%。主要机制是果糖主要干扰了酒精代谢的第一步——乙醇脱氢酶的作用。同时甘蔗水能改善身体的脱水状况。
 
      甘蔗富含膳食纤维,是口腔的清洁工,反复咀嚼甘蔗时,它就像一把电动牙刷,将残留在口腔及牙缝中的垢污一扫而净,提高了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同时,不停的咀嚼对牙齿及面部肌肉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具有美容保健作用。
 
      甘蔗除当水果吃和榨糖以外,也可以加工成许多美食。如甘蔗粥、甘蔗牛肉丸、甘蔗虾、甘蔗鸡卷等。
      甘蔗粥:先将甘蔗洗净截成小段,一分为二;然后与粳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熬成稀粥即成。
 
      吃甘蔗时注意卫生,防止蛔虫感染。
      调查发现,将未洗也未削皮的甘蔗二根用清水刷洗后,将洗液的沉淀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找到蛔虫卵1441个,其中具有感染的蛔虫卵占74.8%。若吃了不洁净的甘蔗,容易引起肠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肺炎。因此,吃甘蔗一定要讲究卫生,注意清洗,削皮后再食用。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