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宝宝的一个小毛病,可能会影响一辈子

作者:凌梅 徐灵敏    2019-05-23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761 篇文章

时光飞逝,我已从学校毕业快一年了,目前我是一名刚踏入临床的助理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在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天,同往常一样,我跟着老师在门诊学习,有一个家长带着她三岁的孩子过来,妈妈说宝宝经常晚上打呼噜,而且声音很响,主要有时候半夜他还会憋醒,睡觉也一直张着嘴巴,因此想带孩子来看一下。这个孩子看上去个头比同龄的孩子矮一些,在妈妈跟我们讲话的时候,孩子也是呆呆的坐在旁边,不如其他孩子那般活泼好动。妈妈说孩子一直是这样的,他们觉得孩子是内向。但经过检查,我们发现造成孩子“内向”、矮小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打鼾造成的。


640.webp (6).jpg


“打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呼噜,听到这里,你一定会很疑惑,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怎么会影响孩子呢?这也太可笑了吧,简直闻所未闻,甚至有些家长听到宝宝的鼾声反而还会觉得是宝宝睡得很香,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你的宝宝一直打鼾,请不要犹豫,赶紧看医生!因为打鼾并不等同于睡得香,相反,这极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导致这个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腺样体肥大。家长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不及早干预,它将影响到宝宝的颜值与智商,这可真就是一辈子的事了!那天,我们接诊到的那个3岁男孩,最后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导致的OSAS,已经到了重度阻塞的程度,引起了长期的脑缺氧,对智力,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孩子才表现的“内向”,矮小。


一、腺样体肥大、打鼾与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是位于鼻翼和喉咙之间的一个块状组织,它跟扁桃体一样,是我们的免疫器官,因此,当细菌、病毒等侵入时,它会肿大,如同守门员一般,死死防守,当这些“不法分子”被消灭时,它又恢复原状。但若是这些病毒、细菌反复进攻,使我们一直受到感染,就会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这也就是腺样体肥大。


同时,由于宝宝的咽喉部比较狭窄,当腺样体肥大时,宝宝会因为咽喉部狭窄而导致一直鼻塞,从而变成长期张口呼吸。这样就会影响宝宝们脸部的骨头发育,会使他们的颌骨慢慢变长,使腭骨高高拱起,牙列也会长得不齐,尤其是上切牙会突出,嘴唇变厚,面部缺乏表情,这也就是“腺样体面容”,也是宝宝长的越来越丑的罪魁祸首。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他们的气道通常比正常孩子更为狭窄,清醒时咽喉部肌肉可以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因此不会发生堵塞,这也是为什么清醒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孩子打鼾啦。但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发出鼾声。所以,打鼾其实是宝宝通气不畅,从而会导致睡眠障碍,严重的还会引起缺氧,进一步造成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使得促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年纪越小对他们的智力,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也就越大。因此,鼾声越大,不是睡的越香哦,其实是睡的越差,而晚上睡觉质量不好,也会导致白天孩子的精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孩子学习。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早期诊断


了解了这些,有些敏感的家长可能会想到,自家的熊孩子偶尔也会打鼾,这个是OSAS嘛?别着急,偶尔的打鼾不一定就是哦,若有以下症状存在,那就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查啦:

1.鼾声响亮,呼吸用力,张口呼吸;


2.打鼾频繁,一周大于3天;


3.睡觉的途中出现呼吸暂停继而出现喘息;


4.白天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


5.身体过于瘦小,或极度肥胖。



三、预防打鼾的手段


让我们都做一个细心的家长,呵护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尤其是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当发现长期打鼾,张口呼吸,一定要及早干预,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如果孩子有上面的症状,一定及时将孩子送医进一步检查,可以做睡眠监测,咽喉镜,这些都是没有痛苦的检查。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预防:

1.尽可能的让宝宝侧着睡;


2.选择的枕头不能太低,枕头过低会导致宝宝通气不畅加重,从而加重打鼾症状。因此挑选柔软、高低适中的枕头,有利于宝宝呼吸畅通,这样就能来减少打鼾了;


3.要控制宝宝的体重,有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更容易打鼾,因此保持标准的体重,有利于有效的控制打鼾。


而对于确诊有OSAS的宝宝家长来说也不用过于紧张。一般来说,只要尽早治疗,宝宝的智力,面容也会慢慢恢复的!总之,宝宝年龄越小,治疗的越早,取得的效果也将越好哦!






好书推荐

640.webp (8).jpg


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知识和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主任医师撰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全书详述如何为儿童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如何防治儿童常见病,内容科学规范、通俗易懂,被评选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您可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书。


【科技】这20本图书入围“上海优秀科普图书”公示名单!


延伸阅读


孩子发热莫慌张,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六就医


宝宝发热输液后出皮疹吓坏了家长,儿科医生问诊查体后为何笑了?


2019金猪到,期盼更多医院开设儿科接诊儿童


是药三分毒,这个药准字号的维生素AD能给孩子长期吃吗?


请记住,我们医院不会给任何人打电话收费送宝宝产品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医患心桥杂志主编:徐灵敏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