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748 篇文章
从医的生涯里曾有这样一位患者,他是因为发热来看病的,同时感觉右侧阴囊增大,体格检查发现右侧睾丸能够扪到一个直径3cm左右的肿块,质地比较硬,摸上去感觉不好,B超检查也怀疑睾丸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遂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精原细胞瘤,这是睾丸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睾丸肿瘤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诊断与治疗?如何早期发现?下文就睾丸肿瘤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简介。 睾丸是个什么器官? 睾丸位于阴囊,呈椭圆形,借助于精索悬垂于阴囊内。正常人的睾丸纵径约4~5厘米,横径约2.5~3.5厘米,前后径约3厘米,重约10.5~14克。睾丸内部有放射状的结缔组织将睾丸分成100~200个椎体状的小叶,其内有丰富的曲细精管网,累计长度可达250米,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为睾丸间质,不同的组织会发生不同类型的睾丸肿瘤。睾丸肿瘤细胞会随淋巴液回流上行至腹膜后,易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以部分睾丸肿瘤的病人需要接受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睾丸肿瘤的类型 睾丸肿瘤的类型比较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原发性肿瘤中,又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睾丸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如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和畸胎瘤等)及其他一些罕见的睾丸肿瘤,其中精原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类型。2002年美国新诊断的7500例睾丸肿瘤病人中,40%为精原细胞瘤,其余60%为非精原细胞瘤。 睾丸肿瘤有哪些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睾丸的无痛性增大,大部分病人是在无意之中发现自己的睾丸出现肿块的,睾丸肿瘤病人中有65%的患者以发现睾丸肿块就诊,还有一部分是由医生查体发现的。也有30%~40%的患者在睾丸增大的同时伴有轻微的坠胀感或钝痛,肿瘤内出血坏死可出现急性、突发性疼痛和发热。少数睾丸肿瘤会产生雌激素而使患者表现出男性乳房女性化。晚期肿瘤患者会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导致腰痛,腔静脉梗阻导致下肢水肿,还可以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如何诊断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的诊断不难,主要根据体格检查和B超,确诊则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发现睾丸增大、质地较硬,或者在睾丸表面触及质地较硬的结节,可以与健侧睾丸进行比较。由于睾丸容易触及,细心的患者可以及时发现睾丸上的肿块,因此建议大家平时多一个心眼,留意自己睾丸上是不是有不正常的现象,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应该及时就医。天冷的时候,由于阴囊皮肤收缩不便于检查,可以选择在洗热水澡时阴囊皮肤松弛的情况下检查。除了体格检查之外,最常用的方法当属B超,可以帮助了解肿块的大小和性质,精原细胞瘤在B超图像中可以表现为睾丸内边界清晰、均匀一致的低回声病变,非精原细胞瘤则多表现为不均匀的回声。CT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还有一项重要的检查为睾丸肿瘤标记物的检查,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AFP主要与胚胎癌、畸胎癌有关,β-hCG则主要与睾丸绒癌有关。如果这两个指标升高,往往提示有这两种癌的可能性,而且这两个指标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也越高。当然,最终明确诊断还需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这需要在睾丸切除术后进行。 睾丸肿瘤应该怎么治疗? 睾丸肿瘤,无论哪种类型的睾丸肿瘤,高度怀疑后就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也就是取腹股沟切口,游离精索至腹股沟管内环口水平并切断之。然后再向下将精索与睾丸、附睾一并切除。精原细胞瘤在睾丸切除后,可辅以化疗或腹膜后淋巴结区域放疗,如果发现腹膜后淋巴结有转移,就应该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经病理诊断确诊为非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原则上都应该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腹膜后转移病灶太大的病例,可先行化疗或放疗,待肿块缩小后再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保留性神经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减少了术后阳痿的发生率,既保留了勃起和射精功能,又降低了肿瘤残留和复发的可能。放疗和化疗还适用于晚期睾丸肿瘤患者。 延伸阅读
泌尿疾病那些事儿主编: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