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怎么看乳腺超声报告中的BI-RADS

作者:钱明平    2019-04-28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717 篇文章


许多朋友在体检和看病中,医生会建议做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报告结论中常出现BI-RADS分级。有些患者看了会紧张,分级是高点好,还是低点好,找医生解释吧,医生门诊又很忙,只是知道是好的还是坏的,究竟原因是什么就讲不清楚了。


640.webp (13).jpg


原来BI-RADS是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是由美国国家癌肿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医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美国放射学会共同努力制定的乳腺超声分级标准,这一标准的建立使描述乳腺病灶的特征性术语和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了解读乳腺影像学报告中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尤其对乳腺癌复查诊断更为重要。


BI-RADS分为0~6级,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边界是不是清楚、形态是不是规则、回声是否均匀、是否有钙化,纵横比等是评分指标。

0级:意思是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其它影像学检查诊断。例如:有乳头溢液、不对称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表现,临床触及肿块,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没有特征的疾病。


1级:指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有把握判断为正常,建议每年随诊。


2级:良性表现,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半年随诊


3级:可能良性征象恶性危险较小,建议短期(3~6个月)随访。


4级:可疑恶性,需病理学检查,有一定的恶性危险性。4级又分为4A、4B、4C三个亚型。


4A级:属低度可疑恶性,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包含纤维腺瘤,在良性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后为良性需要进行六个月或常规随访。


4B级:中度可能恶性的病变。需要穿刺或切除活检。


4C级:恶性可能较大,肿块边界不清的、不规则或新出现的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这级病灶很可能会是恶性。


5级:高度可能恶性,恶性可能性大于95%,应考虑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6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评价。


明白了分级的含义,患者自己就能拿着报告给自己制定方案吗?显然不能,我们要通过专科医生的综合分析,合理制定对策。有些患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这家医院打了3级,换了家医院就达到4级,感觉心里没底,其实BI-RADS评分除了与规范有关,还与设备先进性和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建议患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检查,也可以多看几个医院,或者请资深的超声科专家做检查,会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定期复查或必要的时候进行穿刺活检是“王道”,毕竟病理检查才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延伸阅读


看病也要“人和”


看病也要讲“地利”


看病也要“天时”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乳房保卫战杂志主编:钱明平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