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

为什么会恐惧疾病?

作者:薄禄龙    2019-04-14原创标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1685 篇文章

多年前,一位心理老师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医生说,变化和不确定性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这句话令人记忆深刻,一大原因是医院是个处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在产房外踱步焦急的准爸爸,等待化验结果的病人,在手术室外焦虑等待的家属……他们的踯躅紧张、焦虑不安,源于对未知病情或诊断的担忧。这种焦虑严不严重呢?


640.webp (3).jpg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 Elvira V. Lang,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是名放射医生,有机会接触到一类很特殊的病人。这些病人全部是女性,因为乳房结节或肿块前来就诊。这些结节有可能是良性的乳腺增生,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形成的。为了弄清楚结节性质,他们需要进行乳腺活检,也就是通过穿刺取出一小块乳腺组织来验明正身。


这意味着,每名接受检查的女性都将面对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结果,若是良性皆大欢喜;若是恶性,则将面对乳房切除和化疗。Elvria跟踪调查了112名接受这种检查的女性,在检查前进行了四项心理学问卷调查,用来评判焦虑、抑郁等水平。为了比较焦虑水平,他还找来肝癌女性、患有良性子宫肌瘤的女性,她们将接受肝癌化疗或手术。


640.webp (4).jpg


结果发现,等待活检结果的女性,其焦虑水平远比肝癌或子宫肌瘤女性要高。尽管活检结果有良性和恶性两种,但等待诊断的过程里,她们的脑中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没错!他们正是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更大的焦虑。而对那些确诊肝癌的女性而言,她们也已知道自己的病情,焦虑水平反而没有那么高。


人们很容易出现的另一种焦虑,叫做“疑病症”(hypochondria)。生活中,也总会发现这种人的存在。他们会买来很多医学保健书籍,总是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疾病,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逐条参照,然后进行自我诊断!他们常会吓医生一大跳,说出一个让医生都觉得匪夷所思、极为罕见的医学诊断来。


640.webp (5).jpg


不言自明,疑病症是指怀疑自己有病,其实压根没有生病。有说法称,这是心理紧张的结果,是对疾病的过度焦虑。疑病症,可以看作是对疾病焦虑和恐惧的一种形式。尽管他们未必真的生病,也与那些等待诊断活检结果的女性不同,但他们都因为不确定性而使心理承受巨大压力。事实上,疑病症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和沟通。


对医生而言,如何最大化降低并减少病人的焦虑,必须加以考虑。在冰冷的诊断结果里,医生的确需要考虑到病人的情绪变化。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是位沟通高手。这话的确凿无疑在于,病人最先通过陈述自己的身体不适,来使医生了解并判断病情;医生也总是通过病人的“主诉”,来进一步探询病人不曾注意或表达出来的病情细节。善于沟通的医生,总是懂得缓和病人情绪;不善沟通的医生,反而会使病人更加紧张,对疾病更加恐惧!




延伸阅读


滚烫热饮会致癌?


当麻醉与人工智能相遇


到底要不要“春捂秋冻”?


丙泊酚:麻醉药里的“王者”


人体内真的会积存很多粪便吗?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麻醉与科普杂志主编:薄禄龙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热门科普推荐